推荐图文
在以前的量子通信世界里,有一位“胖胖的卫星”叫墨子号,它很厉害,可以帮我们送超级安全的密码。
在太空中,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是因为重力提供向心力而使宇航员围绕地球作向心运动(圆周运动),此时航天员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了重量。
2025-06-23
网联无人机,是一种全新的无人机通信方式,其利用蜂窝通信网络、基站来联网,构建与无人机的通信链路。
张衡一号02卫星是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业务卫星,可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参数等数据,实现对空间电磁环境动态监测。
无论站着睡还是躺着睡, 航天员都会把自己固定在睡眠区的睡袋里, 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航天员睡着之后瓢来飘去, 误碰仪器设备, 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和睡眠质量。
2025-06-16
热门视频
1 / 3
中国科技馆《科学方法特训营创想说》节目主要面向青少年,邀请科学家、工程师、科幻专家、教育学家,基于科研实际项目提炼科技前沿问题,整理对应的科学方法脉络,将科学思维训练与真实科研问题结合,与日常生活感知互通,推出系列化、主题式节目内容。
当人类踏上外星球的那一刻,面临的第一个生存挑战不是建设基地、不是通讯联络,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吃饭。然而,火星或月球存在强宇宙辐射、极低大气压、未知土壤等极端环境,地球上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几乎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孙崇德教授看来,假如人类要移民到太空,生物育种专业将成为最不可或缺的 “生命密钥”。
长光卫星不仅正在走入量产,还能6颗顶百颗?一起看看卫星是如何瘦身的!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