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一纸通知书,能装下多少文化与祝福?东南大学给出了答案

蝌蚪五线谱
原创
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收藏

当录取通知书遇上国家级非遗,会碰撞出怎样的惊喜?东南大学将 “彝绣” 这门 “针尖上的艺术” 绣进信封,让每份通知都成为可触摸的文化信物 —— 不仅是入学凭证,更是一堂行走的非遗传承课,一份藏在针脚里的 “锦绣前程” 祝福。

🧵 设计亮点:绣在信封上的非遗美学

彝绣校名与校徽:通知书封面摒弃传统印刷,以彝绣工艺精心勾勒校名与校徽。细腻的针法让文字与图案立体鲜活,色彩雅致和谐,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高校的庄重感,每一寸针脚都藏着手工的温度。

“可携带” 的非遗信物:这份通知书不再是单薄的纸张,而是能随身携带的非遗载体。新生拿到的不仅是入学通知,更是一件微型彝绣手工艺品,让国家级非遗真正走进日常生活,成为与校园联结的文化符号。

藏在工艺里的祝福:彝绣本身自带 “美好” 寓意,东大将其融入设计,暗藏对新生的期许 —— 愿他们如彝绣般 “一针一线织就精彩”,在未来的校园时光里,走出属于自己的 “锦绣前程”。

📜 文化内核:从工艺到传承的深度表达

彝绣并非简单的装饰,它背后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千年工艺的沉淀:彝绣起源于明清时期,作为苏绣的重要分支,以 “针法细腻、色彩雅致” 闻名,被誉为 “针尖上的画”,是江南文化与传统技艺的结晶。

国家级非遗的分量:2011 年,彝绣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工艺价值与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东大约 “非遗科普课”:学校选择彝绣作为设计元素,并非单纯追求美学效果,更希望通过录取通知书这一特殊载体,让新生在入学之初就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无形中完成一次生动的文化传承科普,让古老工艺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活力。

这份绣着非遗的通知书,是东南大学对文化传承的用心,也是给新生最特别的 “开学礼物”。你心目中最具 “文化底蕴” 的录取通知书是哪一封?评论区一起分享!

部分素材来源:东南大学官方账号

#东南大学 #录取通知书 #非遗彝绣 #文化传承 #开学季 #高校文化创意


内容来自:蝌蚪五线谱

评论
科普达人精英
太师级
一封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对莘莘学子今后国家强大的希望!
2025-09-27
中气旋
太傅级
已经阅读
2025-09-27
大思快跑
庶吉士级
已阅
2025-09-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