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外科常识43:教你在家认识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

科普健康 愉快生活
原创
科普健康、愉快生活、快乐成长。
收藏

小外科常识43:教你在家认识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

富源县人民医院 章锋

2025年9月3日星期三

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是目前“精准微创”外科手术,是用腹腔镜技术只切除肝脏上有病变的“特定段落”(肝段),而非整个肝脏或大面积肝组织。优势是创伤更小,适合治疗部分肝脏良性或恶性病变。

一、先搞懂:肝脏为啥能“分段切”?

肝脏不是“一整块”,而是按血管分布(像树枝分杈)分成了8个独立的“肝段”(医学上叫 Couinaud 分段法,1-8段)。每个肝段都有自己专属的动脉供血、静脉回血和胆管引流——就像每个“房间” 有独立的水电管道。正因为这种“独立性”,手术医师才能精准找到有病变(比如肿瘤、结石)的肝段,只切除这一段,保留其他健康肝段,术后肝脏功能更容易恢复。

二、啥情况会用到这个手术?(主要适应症)

只要病变“局限在某1-2个肝段内”,且肝脏整体功能还好,就可能用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主要适应症:肝脏良性病变:比如直径超过5厘米、有压迫症状的肝血管瘤(血管异常增生的肿块)、反复发作的肝囊肿(含液体的囊泡)、局限在某段的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堵在肝内胆管里,引发疼痛、感染)。肝脏恶性病变:早期肝癌(比如单个肿瘤≤5厘米,没转移)、部分转移性肝癌(比如肠癌转移到肝脏,只局限在1-2个肝段)。

三、这手术咋做?(主要流程)

1.术前准备:主管医师会建议用CT、MRI 等影像检查“定位”病变在哪个肝段,同时评估肝功能(确保剩余肝脏能代偿);患者术前要禁食禁水、做肠道准备(避免术中感染),可能还要输营养液增强体力。2.手术过程(重点是“小孔操作”):患者全麻后,医生在腹部打3-5 个“小孔”(直径 0.5-1 厘米),像“钥匙孔”一样。从一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带摄像头的细管),实时把肝脏内部画面传到显示屏上,医生能清晰看到病变位置。从其他小孔插入专用手术器械(比如超声刀、止血钳),先“阻断”病变肝段的血管和胆管(避免出血、胆汁漏),再精准切除病变肝段。切除的肝段会装在专用袋子里,从小孔或扩大一点的小孔取出来,最后缝合腹部小孔。3.术后恢复:手术一般2-4小时,术后患者会在监护室观察1-2 天,没异常就转回普通病房,通常1-2周就能出院。

四、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它的优势很明显

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伤口大小:3-5 个 0.5-1cm 小孔,疤痕小;出血情况:微创操作,出血少(通常<200ml);恢复速度:术后 1-2 天能下床,1-2 周出院;疼痛程度:伤口痛轻,不用频繁用止痛药;感染风险:小孔伤口,感染概率低。传统开腹手术腹部 15-20cm 大切口;出血较多,可能需要输血;术后3-5天才能下床,3-4周出院,大切口,感染风险高。

五、术后护理重点

如果朋友做了这个手术,在家护理不用复杂操作,关键是“观察异常+帮着养”:观察有没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诉主管医师):体温:超过 38.5℃且持续不退(可能是感染)。

伤口:小孔处红肿、渗液、流脓(伤口感染)。腹痛/腹胀:突然剧烈腹痛,或腹胀越来越重(可能是出血、胆瘘)。黄疸:眼睛、皮肤发黄,尿色变深(可能是胆管堵塞)。饮食:从“稀”到“稠”,清淡高蛋白:术后1-2天:喝米汤、稀粥(让肠道休息)。术后3-5天:加蒸蛋、鱼肉泥、豆腐(补充蛋白质,帮伤口愈合)。出院后1个月:避免油腻(比如油炸、肥肉)、辛辣,不喝酒(减轻肝脏负担)。活动:“慢走为主,不熬夜”:术后 1 周内:在家慢走(每次10-15分钟),别久坐、别弯腰提重物(避免伤口裂开)。术后1-3个月: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比如散步、买菜),但别做剧烈运动(比如跑步、爬山)。保证睡眠:别熬夜,肝脏在夜间修复,熬夜会影响恢复。用药:严格遵医嘱:术后可能要吃保肝药(比如甘草酸制剂)、止痛药(按需用,别多吃),别自己加药(很多药要经肝脏代谢,可能伤肝)。复查:按时去: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要查肝功能、腹部超声/ CT,看肝脏恢复情况,有没有病变复发。

六、重要提示:

本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重要提示为:出血:术中或术后少量出血常见,多的话可能需要输血或二次手术止血。胆瘘:切除肝段后,胆管并发胆漏,胆汁漏到腹腔里,可能需要放引流管引流。感染:伤口感染或腹腔感染,用抗生素就能控制。肝功能异常:术后短期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肝脏轻微损伤),吃保肝药后会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是“精准切病变”的微创技术,适合局限在1-2个肝段的肝脏疾病。如果朋友需要做这个手术,不用太紧张,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对接相关事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