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科常识42:教你在家认识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
富源县人民医院 章锋
2025年9月3日星期三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是肝胆外科常见的微创外科手术,优势是通过小孔操作,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在家了解其基础知识,能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肝脏疾病的治疗方式。
一、先搞懂:什么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肝脏出现局部病变(如肿瘤、结石等),且病变集中在某一“肝叶”(肝脏按解剖结构分为左叶、右叶等)时,医生会建议通过“切除病变所在肝叶”来治疗疾病——这就是“肝叶切除术”。而“腹腔镜下”则是指手术的操作方式:医生不需要在腹部做长长的切口,只需在腹部打3-5个0.5-1.5厘米的小孔,通过小孔插入腹腔镜(带摄像头的细管,能将腹腔内画面实时传到显示屏)和专用的微创器械,看着屏幕操作,完成肝叶的分离、切除与止血。
二、哪些情况可能需要做这个手术?
并非所有肝脏问题都适合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它主要针对病变局限、肝脏功能较好的情况,常见适应症包括:肝脏良性病变:如直径较大(通常>5厘米)的肝血管瘤、肝囊肿(反复压迫症状或合并感染)、肝内胆管结石(局限在某一肝叶,伴胆管扩张或萎缩)。肝脏恶性肿瘤:如早期肝癌(肿瘤单个≤5厘米,或2-3个且最大≤3厘米,无血管转移)、部分转移性肝癌(原发灶已控制,转移灶局限在单个肝叶)。其他:如肝外伤导致的某一肝叶严重破裂、无法修复的肝内胆管狭窄(局限于某肝叶)等。
三、手术不是流程分3步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虽为微创,但技术难度高,整个过程需严格遵循“精准切除、保护正常肝组织”的原则,大致分为3个阶段:1. 术前准备:为手术“铺路”。检查:除常规抽血(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心电图、胸片外,还需做肝脏增强CT或磁共振(MRI),明确病变位置、大小、与血管/胆管的关系,评估剩余肝脏体积(确保术后肝功能足够)。身体调理:若有乙肝,需提前用抗病毒药物;肝功能轻度异常者,需通过饮食(低脂、高蛋白)或药物改善;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预防麻醉时呕吐误吸。2. 术中操作:微创技术的“精细活”。建立操作空间:先给腹部充入二氧化碳(形成“气腹”,让腹腔膨胀,方便操作),再插入腹腔镜和器械。精准分离与切除:医生通过显示屏观察,先分离病变肝叶周围的血管(避免大出血)和胆管(防止胆汁漏),再用专用器械(如超声刀、血管闭合器)切除病变肝叶。止血与关孔:切除后仔细止血,检查无胆汁漏、创面无出血后,取出切除的肝叶,排出腹腔内二氧化碳,最后用缝线缝合腹部小孔(通常无需拆线,或用可吸收线)。3. 术后恢复:从医院到家庭的康复。医院观察(通常3-7天):术后6小时可翻身,第1-2 天可下床活动;术后 1-2 天禁食,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排气后逐渐吃流质(米汤、藕粉)→半流质(粥、面条)→普通饮食;主管医师会监测肝功能、血常规,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有无腹痛、发热(警惕感染或胆汁漏)。家庭康复(通常1-3个月):出院后需继续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搬重物),逐渐恢复日常活动;按医嘱服用保肝药,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查肝功能、肝脏影像,观察恢复情况)。
四、在家护理重点:记住“3要3不要”
1. 要做的3件事。饮食“循序渐进”:以低脂、高蛋白、易消化为原则,比如鸡蛋、鱼肉、瘦肉、豆腐、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水果(苹果、香蕉),避免辛辣、油腻(如油炸食品、肥肉),减轻肝脏负担。伤口“保持干燥”:腹部小孔伤口愈合前(通常7-10 天),避免沾水,洗澡时可贴防水贴;若伤口有轻微红肿、瘙痒,是正常愈合反应,不要抓挠。观察“异常情况”: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① 腹痛加剧或持续不缓解;② 发热(体温>38.5℃);③ 伤口渗液、流脓;④ 皮肤、眼睛发黄(可能是胆汁漏);⑤ 恶心呕吐、无法进食。
2. 不要做的3件事。不要过早剧烈运动:术后1个月内避免跑步、跳跃、搬重物(>5 公斤),以免牵拉伤口或影响肝脏愈合。不要自行停药或乱用药:保肝药需按医嘱服用,避免吃偏方、保健品(部分可能伤肝),若需服用其他药物(如感冒药),需先咨询主管医师。不要饮酒: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术后肝脏处于修复期,饮酒会直接损伤肝细胞,甚至导致肝功能异常,务必严格戒酒。
五、重要提示: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是肝胆外科的微创外科手术,是否适合做、手术时机、手术方式(腹腔镜还是开腹)的选择,都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肝胆外科主管医师,结合患者的病变情况、肝功能、身体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综合判断。如果朋友有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肝胆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