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外科常识41:教你在家认识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科普健康 愉快生活
原创
科普健康、愉快生活、快乐成长。
收藏

小外科常识41:教你在家认识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富源县人民医院 章锋

2025年9月3日星期三

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是治疗肝脓肿的微创外科手术,优势是伤口小、恢复快、疼痛轻。居家我们了解其手术流程、适应症及术后注意事项,能帮助更好地配合治疗与康复。

一、先明确:什么是肝脓肿?为什么需要“引流”?

肝脓肿是肝脏因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形成的局限性化脓性病灶(类似肝脏里长了“脓包”)。常见症状:持续高热(体温常超38.5℃)、右上腹疼痛(按压时加重)、乏力、食欲差,部分人可能出现黄疸(皮肤、眼睛发黄)。

治疗重点:若脓肿较小(直径<3cm),可通过静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但当脓肿较大(直径>3cm)、药物难以穿透,或脓肿已“成熟”(内部充满脓液)时,必须通过“引流” 将脓液排出体外,才能快速控制感染——腹腔镜下切开引流就是目前常用的微创引流方式。

二、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核心是 “微创排脓”

该手术借助腹腔镜(带摄像头的细管)和专用器械,通过腹部3-4个0.5-1cm的小孔完成操作,具体流程可简单理解为3步:建立操作通道:在腹部打3-4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引流管、分离钳等器械;定位与切开脓肿:通过腹腔镜观察肝脏,找到脓肿位置后,用器械轻轻切开脓肿壁;引流脓液+放置导管:将脓液通过引流管吸出,同时在脓肿腔内放置一根“腹腔引流管”(一端留在脓肿内,一端从腹部小孔引出体外),术后持续引流残留脓液,直到感染控制、脓肿愈合。

三、居家观察重点:术后护理与异常情况识别

若家人做了该手术,术后出院居家期间,重点做好以下 3 件事:

1. 引流管护理:不能随意拔动!固定:引流管需用胶布固定在腹部,避免活动时牵拉、脱落(一旦脱落,需立即就医);观察:每天看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正常情况下,脓液会从“黄绿色浑浊液体” 逐渐变清、量越来越少(比如从每100ml减10ml以下);若突然出现引流液增多、颜色变红(像鲜血)、变浑浊且有臭味,或引流管堵塞(半天没液体流出,但腹痛加重),需立即联系主管医师。清洁:引流管出口周围皮肤每天用碘伏消毒1次,避免沾水(洗澡时可贴防水敷贴,洗完后更换敷料)。

2. 饮食与活动:清淡+循序渐进。饮食:术后1-2周以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比如鸡蛋羹、鱼肉、豆腐、蔬菜粥,避免油腻(如肥肉、油炸食品)、辛辣刺激食物,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多喝水(每天1500-2000ml),帮助稀释脓液、促进代谢。活动:术后1周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可缓慢下床散步(每次10-15分钟),避免弯腰、用力咳嗽、提重物(防止腹压增加导致引流管移位或伤口疼痛);2-3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3. 用药与体温监测:遵医嘱是重点。用药:术后需继续遵医嘱用药(具体剂量、疗程遵医嘱),不能自行停药或减药(否则可能导致感染复发);若有腹痛,主管医师可能开止痛药,按说明服用即可。体温:每天早晚测1次体温,若体温再次超过38℃,或出现寒战,可能是感染未控制,需及时就医。

4. 必须立即就医的情况。出现以下情况,说明可能有感染加重、出血等问题,别拖延,马上去医院:右上腹剧烈疼痛,或腹痛范围扩大;引流管流出大量鲜血(超过50ml / 小时),或皮肤、眼睛突然发黄;持续高热不退(用退烧药后仍超39℃),伴意识模糊、呼吸困难;伤口红肿、渗液、流脓,或有明显压痛。

四、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仅为“常识了解”,不能替代医师的专业诊断与治疗——若怀疑有肝脓肿(如持续高热+右上腹疼),第一时间就医检查(通过腹部超声、CT即可确诊),由医师综合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术后居家观察期间有任何疑问,也应及时联系主管医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