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年期大揭秘:月经终结背后暗藏剧变,或为罕见演化策略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原创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运营团队账号:创作者培育计划作品发布等
收藏

一提到更年期,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脾气暴躁、情绪多变”的婆婆妈妈的形象。其实除了“月经羞耻”,很多中年女性也在面临“更年期羞耻”,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正在经历一场身体与心理的巨大变革——有些反应不是她们能控制的,但是她们“有苦说不出”,不好意思,也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更年期的症状,压力和不适应。

随着伊藤比吕美的《闭经记》热销,“更年期羞耻“也开始被看见,三联生活实验室的纪实访谈系列片也将更年期摆上了台面,鼓励女性畅聊这个长期被回避的话题。我们想从科学的角度为大家介绍更年期,它不仅仅是月经的终结,而是一种系统性的生理转变。

产生这一系统性变化的根源是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虽然我们对雌激素耳熟能详却远未真正理解它的作用。我们常以为雌激素只跟女性性器官的发育、生育有关。其实,它更是一位身体系统的协调官,影响着远超生殖系统的多个关键区域。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是卵巢中的颗粒细胞,脂肪组织与肾上腺的也能合成少量的雌激素。雌激素之所以作用这么广泛,是由于人体大多数的器官和组织细胞中都有雌激素受体,一旦雌激素与受体相结合,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影响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等一系列变化,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在大脑,它能影响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由于更年期时期雌激素下降,与幸福感有关的血清素、与放松与睡眠相关的γ-氨基丁酸的释放都会减少,导致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睡眠障碍。此外,雌激素还辅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正常功能,因此也解释了为何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潮热”和“盗汗”。

在骨骼系统,雌激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帮助生成新骨。它还能增强肠道对钙的吸收,并减少肾脏对钙的排泄,从多个环节帮助“锁住”钙质。缺了雌激素,这些机制失调,骨量流失加快,在更年期最初的 5~7 年内尤为显著,可能累计达到 10%~20% 的骨量下降,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大大增加 [1]。

在血管和代谢系统,雌激素可以通过促进一氧化氮(NO)的合成,使血管平滑肌放松,从而帮助血管扩张、维持弹性。一旦雌激素水平下降,这些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血管僵硬,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2]。雌激素还能调节脂肪细胞的分化与功能,抑制内脏脂肪积累,促进脂肪酸氧化。雌激素水平降低后,脂质代谢紊乱,脂肪更容易堆积在腹部,同时血脂异常、体重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相对风险可提升约 20%60% [3]

在皮肤和头发,雌激素能够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增强其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同时抑制胶原蛋白的降解。这不仅维持了皮肤的厚度、弹性与水润感,也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延缓皮肤老化。雌激素下降,让皮肤变薄、干燥,头发稀疏。

更年期前的女性随着月经周期变化,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的水平会有波动,高的时候200–400 pg/mL,低的时候也保持在 100–250 pg/mL 的范围。而更年期过渡时期雌二醇水平可能会忽高忽低,而绝经后则长期处于低于 30 pg/mL的水平,也就是原来的十分之一。如此巨大的衰减,难怪会让人从头到脚都很难受,而且甚至对健康产生威胁。

那么面对激素的逐步消退,我们能做什么?

其实面对雌激素的逐步下降,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逐步适应,逐渐在建立一个属于“后雌激素时代”的新秩序。比如:大脑调节机制会逐渐对低雌激素水平建立新的平衡状态,潮热、睡眠障碍等症状也会慢慢缓解;脂肪组织在绝经后会代偿性的合成雌酮,也就是雌激素的一种平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雌激素的不足。

除了我们身体自发的生理性调节,有人选择服用雌激素补充剂,也就是绝经激素治疗(MHT),通过补充低剂量的雌激素(有时合并孕激素)缓解潮热、失眠、骨质疏松等问题。这是目前国际指南认可的方案之一,但不适用于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病史,或有严重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女性。

对于不愿或不适合用激素的人,也完全有其他选择:比如规律运动:快走、瑜伽、抗阻训练都能稳定情绪、保护骨骼。合理饮食:少糖少油、补钙补维D、适量大豆异黄酮,有助代谢和骨密度。作息规律:良好的睡眠会极大缓解白天的疲惫与焦虑。寻求心理支持:不孤军奋战,与家人、朋友、同龄人交流非常重要。最关键的是:不要觉得更年期是羞耻或需要“忍耐”的阶段。越坦然面对、越主动调适,身体恢复平衡的速度也越快。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人类和鲸鱼,大多数哺乳动物根本没有更年期这一说。科学家曾推测,这可能是一种人类独有的演化策略——当女性不再适宜繁衍后,转而成为照顾后代、支持家庭的“中坚力量”。更年期不等于衰老,而是身体系统的一次“重组”:生殖系统逐渐退场,脑、心脏、骨骼等得到更加高度的关注。

希望在了解了更年期背后的生理和心理知识后,能让正在经历更年期的女性去从容应对,帮助更年期即将到来的女性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让更年期女性的家人、朋友、同事们更好的理解她们,并陪伴支持她们优雅而坚定地走过这段旅程。

参考文献

1. Managementof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The 2021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Menopause.2021;28(9):973-997. doi: 10.1097/GME.0000000000001831

2. Darvish S, Murray KO, Ludwig KR,Avalani KH, Craighead DH, Freeberg KA, Bevers S, Reisz JA, D'Alessandro A,Moreau KL, Seals DR, Rossman MJ. Preserv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Late-OnsetPostmenopausal Women. Circ Res. 2025 Feb28;136(5):455-469. doi: 10.1161/CIRCRESAHA.124.325639.

3. Nappi RE, Chedraui P, Lambrinoudaki I, Simoncini T. Menopause: acardiometabolic transition.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Jun;10(6):442-456.doi: 10.1016/S2213-8587(22)00076-6. Epub 2022 May 4. PMID: 35525259.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 赵蓓

审核:李小庆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达人精英
太师级
妇女更年期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亏虚,肾之阴阳失去平衡,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常。调整肾之阴阳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病变部位涉及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病性多虚证或虚实兼夹。
09:57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16:49
大思快跑
庶吉士级
已阅
16:1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