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蓓
癌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它的发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的地区。但你可能想不到,动物的体型大小竟然也和癌症的发生概率有关!
通常,我们关注的是人类癌症,但其实动物也会患癌。研究不同物种的癌症情况,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癌症有没有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癌症是如何发生的?
在我们细胞的DNA里,天然存在两种关键基因:一类名为原癌基因——负责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让身体正常运作。一类名为抑癌基因——负责抑制细胞生长,防止细胞过度增殖。这两种基因相互配合,保证细胞只在需要的时候生长,并且不会无限增殖。但是,如果原癌基因发生突变、过度活跃,或者抑癌基因失去作用,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开始疯狂复制,生长失控,最终形成肿瘤。
听上去好像很危险,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有可能变成癌细胞,但好在我们的身体也存在“纠错系统”,能够将癌细胞扼杀在摇篮中:一个是通过细胞自我修复和凋亡机制:如果细胞发现自己突变了,可能会启动自毁程序。另一个纠错手段是 不断在体内“巡逻”的免疫细胞,一旦发现癌细胞,就会主动清除它们。不过,随着年龄增长,突变的细胞越来越多,而免疫系统功能又逐渐衰退,没能被清理掉的癌细胞可能会不断增殖,最终形成癌症。这也就是为什么患癌的风险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直线上升。
既然癌症和细胞突变的积累有关,那么从直觉上来看,体型越大的动物,细胞越多,得癌的风险也应该越高。
早在1970年,一位来自英国的癌症流行病学家理查德·佩托(Richard Peto)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 研究了不同大小的动物,包括大象、鲸鱼、马、牛、人类以及小鼠等,结果发现:大象和鲸鱼并没有比老鼠更容易得癌,甚至它们的癌症发生率还更低!这和我们原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人们也把这一现象称为“佩托悖论”(Peto’s Paradox)。
自从佩托悖论被提出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用确凿的实验数据去验证或推翻它。早期的研究因为涵盖的动物种类较少、样本数量有限,导致数据不足,结论并不够可靠。而就在今年1月,又有一项新的针对佩托悖论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由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英国雷丁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们共同完成。他们收集了263个物种的癌症发生率数据,涵盖了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有鳞目爬行动物四大类群。研究人员使用了比较系统发生学的方法,分析物种的体型、寿命与癌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评估体型演化速率与抗癌机制发展的关联。他们将爬行动物和两栖类动物身体的长度和患癌的风险相关联,发现长度越长的物种患癌的概率也越高。而对于鸟类和哺乳动物,则是发现物种的体重和他们患癌的风险呈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说,较大的物种确实具有更高的癌症发病率。这意味着,过去55年被广泛认可的佩
托悖论,是值得商榷的!
图1. 陆生脊椎动物肿瘤或恶性肿瘤与体型之间存在正相关
不过,人类对于动物患癌的研究其实远远超越了对佩托悖论的证明或证伪。科学家们发现,如果不局限于人类,而是放眼其他动物,就可以从它们身上找到不少对抗癌症的灵感。
比如大象就是一种具有超强抗癌能力的动物,通过研究发现他们体内有20多个抗癌基因,而人类只有1个。这个基因能帮助修复受损的DNA,降低癌症风险。那么人类体内是否也有更多的抗癌基因,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
还有在裸鼹鼠体内发现的天然抗癌物质——一种特殊的高分子透明质酸,能够抑制细胞异常增殖,防止癌症发生。科学家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将这种物质开发成新的抗癌药物,造福人类。
鲸鱼体型巨大,寿命长达100年以上,按道理来说,它们的细胞突变风险应该很高,但它们的癌症发病率极低。科学家们推测鲸鱼可能拥有超强的DNA修复能力,研究这些机制或许能帮助人类延缓衰老和癌症发生。
鸟类的新陈代谢快、体温高,寿命和细胞分裂模式都与哺乳动物不同,但癌症发病率却很低。这提示我们高温或者特殊的新陈代谢方式,可能对抗癌有帮助。
总的来说,研究不同物种的患癌几率和抗癌手段,为我们对于癌症的了解和研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仅可以揭示癌症的本质,还能帮助科学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让人类在抗癌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ButlerG, Baker J, Amend SR, Pienta KJ, Venditti C. No evidence for Peto's paradox interrestrial vertebrat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5 Mar4;122(9):e2422861122. doi: 10.1073/pnas.2422861122. Epub2025 Feb 24. PMID: 39993196.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赵蓓
审核:梁前进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