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5年“吉林省24h卒中防治与百万减残基层培训行动——辽源站”成功举办

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官方科普号
收藏

8月15日,由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辽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辽源市中心医院承办的“吉林省24h卒中防治与百万减残基层培训行动——辽源站”在辽源市中心医院圆满举行。为辽源地区的卒中防治工作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基层医疗人员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技能的盛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卒中中心权威专家前来授课,全市各医疗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由辽源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宋列芙主持。

辽源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莹为本次培训致辞,她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对远道而来的几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表示,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卒中防治工作,这不仅是医疗任务,更是民生工程。此次培训为辽源市基层医疗队伍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未来,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整合资源,推动辽源市卒中防治体系更加完善,提升整体救治能力。

辽源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郭辰阳致辞。她强调,卒中防治是医院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关乎辽源地区广大百姓的健康。医院一直致力于在医疗技术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为此次培训提供坚实保障,期望借助这样的平台,促进辽源地区卒中防治工作迈向新高度,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锝金在致辞中强调,学会长期关注全省的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治,积极推动各类公益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此次“24h卒中防治与百万减残基层培训行动”是学会助力健康吉林建设的关键举措,旨在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全省的卒中防治网络,为实现百万减残目标贡献力量。

随后进入现场授课环节,将培训推向高潮。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卒中中心的多位权威专家带来了精彩绝伦的学术分享。王守春教授作为日本秋田大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的前沿技术、手术要点以及临床应用效果,为基层医疗人员打开了一扇通往前沿知识的大门。

周杰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脑梗死症状早期识别》,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早期识别对于脑梗死患者救治的关键作用,提升了基层医疗工作者的早期诊断能力,挽救更多生命。

李超老师系统介绍了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如何精准把握入排标准,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治疗风险。并分析了药物作用机制、疗效差异、副作用等,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用溶栓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李超老师以《急诊取栓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为主题展开深入讲解。从急诊取栓手术的术前评估、术中配合到术后监测等全流程环节进行了细致剖析。他强调,急诊取栓是脑卒中救治中的关键技术,而围手术期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在术前评估部分,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快速准确判断患者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等,帮助基层医生掌握筛选合适手术患者的核心逻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煜教授则从心血管内科的独特视角,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血压与脑卒中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的全面讲解,为我们在基层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有助于我们从源头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此次“吉林省24h卒中防治与百万减残基层培训行动——辽源站”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一方面,为辽源地区基层医疗人员搭建了高水准的学习交流平台,提升了他们在卒中防治领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有力推动了辽源市卒中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卒中防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随着此类培训活动的持续推进,吉林省的卒中防治工作将不断取得新突破,更多百姓将从中受益,向着百万减残的目标大步迈进。

评论
汨罗镇徐志雄
太傅级
已阅
2025-08-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