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早已和手机形影不离。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打开手机!睡前,要看手机!吃饭、走路,也要玩手机!甚至上厕所时,都会习惯性拿手机!但长期蹲厕所看手机的危害很大!
日前,有男子蹲厕所玩2小时手机,肠子竟然掉出来13厘米。一度上了热搜!该男子被当地医院医生综合诊断为:三度脱肛,属于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以后可能用力咳嗽都会导致直肠脱出。
咋上个厕所,肠子就掉出来了呢?长沙泰和医院普外科范澍主任解释说:长期上厕所玩手机、久蹲不起等不良行为,会导致腹压不断增加,在腹压的持续作用下,直肠黏膜逐渐失去支撑力,最终导致脱肛。
什么是脱肛?
脱肛,其实在医学上称为“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和中老年女性中多见。轻者仅是黏膜外翻,看起来像粉红色小花瓣;重者则是整段直肠掉出,像一截“肉柱子”,甚至可达十几厘米。
长期便秘、腹泻的人;经常久蹲、久坐、久站者;老年人、产后女性(盆底肌松弛);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患者;先天发育不足的儿童容易中招!
哪些症状要警惕脱肛?
脱肛的典型症状请自查:
1.肛门有肿物脱出,初期可回纳,后期需手推复位;
2.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
3.黏液血便、肛门潮湿、瘙痒、疼痛;
4.长期脱垂可能引发便秘、肛门失禁,不能自主控制大便。
注意!长期便秘,排便时反复猛烈使力,可造成或加重脱肛。
脱肛的危害有多少?
脱肛情况一旦严重,想要自行的缩回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手慢慢推回。而且脱肛时还会排出一些粘液,常常会污染到内裤,女性朋友的话就会导致妇科疾病。
脱肛会造成肠道黏膜受损伤,更会发生溃疡,同时还会引起出血、腹泻等。当脱出来的肿物要是不能缩回,就会发生炎症、肿胀、疼痛、坏死等,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危及生命。
脱垂会反复的在直肠内下降和回缩,就会造成肠粘膜出现充血水肿,同时会常常由肛门流出大量黏液和血性物。患者会常感觉到盆部、腰骶部位有坠胀、拖拽、钝痛等症状。
如果脱垂时间过长,会导致阴部神经损伤,出现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形成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坏死。
得了脱肛该怎么办?
发生后尽快将脱出部分清洗干净,用手轻轻托回立即复位,并尽快到医院就医。如脱出后因水肿不易复位,马上就医不要盲目操作。诊断明确后,需尽早就诊治疗。
怎么预防直肠脱垂?
1.缩短排便时间
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老年人最好不超过10分钟,排完即起,杜绝“边上厕所边刷剧”。注意排便时的力度,不能使出吃奶的劲,否则粑粑没出来,肠子出来可就糟糕了!
2.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油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久坐久站
尤其是上班族、司机们,记得每小时活动一下;及时治疗慢性腹泻、便秘、百日咳等可引起直肠脱垂的疾病;产后及时做盆底肌康复训练。
4.坚持提肛运动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肛门功能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肛门功能、增加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
普外科范澍主任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直肠脱垂,应尽早前往专业医院就诊,以免发展为嵌顿、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上厕所时可别一直看手机了危害真的挺多的!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