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创新与实践,共筑科普新篇章 ——2025年度第二期全国学会科普交流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医生讲科普
原创
医学科普专家为大家健康科普!
收藏

创新与实践,共筑科普新篇章

——2025年度第二期全国学会科普交流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中国科学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切实提升全国学会科普工作能力,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8月4-5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第二期全国学会交流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活动以“创新与实践:新形势下的学会科普能力提升”为主题,汇聚了众多科普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科普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之路。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主题报告、经验分享、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来自全国学会的科普工作人员及热心科普事业的科技工作者120余人线下参会。


活动伊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哈巍副院长致辞,欢迎来自全国的科技工作者齐聚北京大学,寄语全国学会科普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全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王丽慧为参会人员深入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修订工作。她从法律修订的背景、目的到具体条款,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使参会人员对科普法的修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推动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指导。

中国科学院天地生科学传播工作协作组秘书长、副高级研究馆员季慧,则分享了《基于原始创新的科技资源科普化路径探索——科普资源聚合与推广的实践与思考》。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原始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并通过有效的聚合与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热爱科学。

在口腔科普领域,北大口医院预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司燕为大家介绍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口腔科普事业的发展》。她从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在推动口腔科普事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为大家展示了口腔科普工作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第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则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出发,为大家分享了《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发挥作用推动构建大科普格局》。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社会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为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构建大科普格局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科普研究所创作与传播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红林,为大家解读了《中国科协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标准》。她从职称评审的角度出发,为与会人员介绍了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的标准和流程,为科普工作者在职业发展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此外,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王韬还为与会人员介绍了《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在社会的科普应用》。他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为大家展示了智能机器人在科普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让大家看到了科技与科普结合的无限可能。

分享交流环节,医学领域由来自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代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鹏医生做题为《超声之光——照亮儿童健康之路》主旨演讲,分享科普经历,同时呼吁更多医务工作者加入科普工作中,让更多儿童和家长收获健康科普知识,保护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此外,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国航空学会学会代表积极分享经验、交流工作成果。最后,来自全国的科技工作者共同参加北京大学实地调研(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与北京大学校史馆)。

此次全国学会科普交流活动,不仅为广大科普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为大家指明了科普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之路。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论
王鹏医生
儒生级
参与科普盛会,弘扬科普精神🌼
2025-08-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