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输液扎一次不行吗,非要留个东西在手上?”作为护理人员,我经常听到住院患者这样的疑问。偶尔还有患者私下聊天说,护士就是为了自己图方便,为了少扎几次针,才给我们用留置针。
为何住院要留留置针?
1.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想象一下每次输液要重新被扎一次,对血管条件较差的老人、儿童或长期输液患者,每次穿刺都可能是场煎熬。而留置针一次穿刺可保留3天-4天,减少穿刺次数和对血管壁的损伤。
2.提高治疗效率。对于一些紧急情况或者需要随时用药的患者,留置针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患者突然需要急救用药,无需再寻找血管穿刺,护士可以第一时间把药物输入体内,为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病情和护理患者上。
留置针有哪些注意事项?
1.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平时注意不要让穿刺部位沾水,比如洗澡的时候,可以用保鲜膜将留置针部位包裹好,严防进水。如果不小心弄湿了,要及时告诉护士,让护士进行消毒和更换敷贴。
2.避免过度活动。留置针所在的肢体要避免剧烈活动,比如提重物。
3.观察穿刺部位情况。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没有红肿、疼痛、渗血渗液、瘙痒、灼热等情况。如果发现导管有脱出、敷贴有卷边,要及时告诉护士。
4.睡觉和穿衣时要小心。睡觉的时候,尽量不要压到留置针所在的肢体,以免留置针移位或者损伤血管。穿衣时,先穿留置针所在的肢体,脱衣时后脱,动作要轻柔,避免拉扯到留置针。
5.拔针后护理。 拔除留置针后需按压穿刺点3分钟-5分钟直至不出血,24小时内避免沾水。
实际上,使用留置针后护士需投入更多护理工作:每日检查、定期冲管、更换敷贴等。选择留置针完全是因为专业评估:既减少患者的痛苦,又确保治疗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