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第十八期科普课堂——《昆虫的隐藏超能力大揭秘》 走进文昌学校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开展椰子等热带油料作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普产业服务工作。
收藏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第十八期科普课堂——《昆虫的隐藏超能力大揭秘》

走进文昌学校

6月24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举办的第十八期“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小学部隆重登场。副研究员钟宝珠化身为“昆虫导师”,以《昆虫的隐藏超能力——它们的身体竟如此不同》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段妙趣横生的科学探索之旅。

课堂伊始,钟宝珠副研究员便抛出昆虫的“生存密码”。她形象地进行了对比:“人类的骨骼在体内支撑身体,就像内置的建筑框架;而昆虫身披一层由几丁质构成的坚硬外骨骼,这身‘超级铠甲’不仅能够抵御伤害、防止水分流失,还能为肌肉提供强力支撑,让它们能在沙漠、雨林等极端环境中自如生存。紧接着,她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昆虫分节身体的独特优势——这种构造赋予了昆虫非凡的灵活性,使其堪称自然界的“逃脱大师”,能轻松钻入人类难以企及的狭缝觅食,或在瞬间扭转身形躲避天敌。当昆虫复眼的显微结构图呈现在屏幕上时,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钟宝珠副研究员随即解析道:“昆虫的复眼由成千上万个小眼组成,如同精密的‘全景摄像头’,能带来接近360度的无死角视野。” 随后,她又解密昆虫触角这一“生物雷达”,其不仅能敏锐探测气味、温度与气流,甚至具备预知天气变化的神奇功能。

钟宝珠副研究员借助丰富的实例,展示昆虫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化出的特化器官。从蝴蝶的“吸管”般的虹吸式口器、蝗虫的“剪刀”状的咀嚼式口器,到螳螂的宛如“捕猎镰刀”的捕捉足、蜜蜂携带“花粉篮”的后足……,她感叹道:“与人类功能单一的口腔和足部相比,昆虫仿佛装备了‘量身定制’的生存工具箱。”当谈及甲虫的坚硬鞘翅、蝴蝶的透彩薄翼时,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翅膀是昆虫的‘魔法道具’,它们借助这对翅膀觅食、迁徙、避险。尽管人类借助科技实现了飞行,但昆虫的飞行技艺依旧是自然进化的奇迹。她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也有一对翅膀,你会如何探索这个世界?”

在互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回顾昆虫外骨骼的功能、辨识口器类型,并畅谈心中“最神奇的昆虫超能力”。这场深入浅出的科普课不仅揭开了昆虫王国的神秘面纱,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自然的种子。

“科普进校园”活动始终致力于将前沿科学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趣味课堂。正如钟宝珠副研究员所言:“每个微小的生命都蕴藏着宇宙的智慧。保持好奇心,勇于提问,科学的星辰大海正等待着年轻一代扬帆起航。”

评论
包庆华
太傅级
阅读了解科普知识
15:17
、? !
太师级
12:03
科普知识之窗
太师级
关注科普活动积极参加活动。
11: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