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紧急提醒:这种夏季“名瓜”一旦发苦立刻扔!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浙江科普是浙江省科协旗下官方科普账号。
收藏

炎炎夏日,又到了“吃瓜时节”,蒲瓜(又名葫芦瓜、瓠瓜、瓠子和夜开花)是浙江人夏秋季餐桌上的常客,清炒、做汤都清爽可口。

一般来说,蒲瓜经过人类长期选育,已经基本不产生致苦物质,很少有苦味了。但仍有少数蒲瓜因基因、气温、阳光、土壤、外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变苦”。

而一旦发苦,看似普通的蒲瓜就成了“毒瓜”!

为什么发苦的蒲瓜不能吃?

苦蒲瓜中致苦物质为苦葫芦素(化学名称为四环三萜葫芦苷B),这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且化学性质稳定,翻炒、煮沸到100℃都无法破坏其毒性。因误食苦蒲瓜导致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轻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则肝肾损伤、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这些真相你必须知道:

苦蒲瓜≠苦瓜!盲目“去火”会致命

很多人误以为苦蒲瓜和苦瓜一样能清热,但苦葫芦素的毒性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引发严重的消化道症状,还会损害肝肾功能。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吃瓜中毒”呢?

实际上,苦蒲瓜和甜蒲瓜外形差异不大,有的可能更瘦长、表面凹凸不平,但不品尝几乎无法辨别

牢记以下这3点,避开“毒瓜”陷阱!

①烧制前必做:舔一口!

切开蒲瓜后,先用舌尖舔一下瓜肉,若有苦味立刻整根丢弃,并立即漱口,一口都别吃!

②厨具彻底清洗!

如果不慎切了苦蒲瓜,菜刀、砧板、锅具等必须反复冲洗干净,避免毒素残留。

③这些瓜发苦也别碰!

丝瓜、冬瓜、黄瓜等葫芦科蔬菜,若出现不正常的苦味,也同样含有毒素,坚!决!不!吃!

误食后出现这些症状,请马上就医!

轻度:口干、头晕、恶心、乏力;

重度:剧烈呕吐、腹痛腹泻、脱水、便血,甚至晕厥。

一旦中毒,别耽误!立即前往正规医院,避免被误诊为普通肠胃炎!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温馨提醒:

夏季是瓜果消费旺季,购买蒲瓜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食用前务必仔细辨别。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家人朋友知道“苦味瓜”的危害,别让一口瓜成为健康杀手!

扩散警惕!守护家人餐桌安全,从拒绝苦蒲瓜开始!

本文审核专家

王强

浙江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博士

二级研究员,博导

曾任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所所长、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现任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理事长。

(来源 | 省局食品安全协调处)

评论
臭皮匠心
少傅级
夏季是瓜果消费旺季,购买蒲瓜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食用前务必仔细辨别。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家人朋友知道“苦味瓜”的危害,别让一口瓜成为健康杀手!
2025-06-30
科普医卫康
大学士级
以简洁有力的笔触,敲响食品安全警钟,让读者瞬间绷紧防范弦。它精准点出发苦西瓜背后潜藏的毒素风险,用不容忽视的紧迫感,督促大家果断丢弃问题瓜果,是夏日餐桌上的必备“避雷针”,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2025-06-30
徐堂金
太傅级
正常的这种蒲瓜是没有什么情况的,但是有时候碰见也有苦味的,发现有苦味的立即丢掉,不要食用,基本没有传染的毒性,菜刀砧板用开水烫下就可以了。
2025-06-3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