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儿童检查前药物镇静,宝妈之疑问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科学技术协会
开展科普知识和科技工作者、科普阵地宣传
收藏

爸爸妈妈们带小朋友在医院诊疗时,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小朋友能安静、平稳、快速的做完一项检查实属不易。

随着舒适化医疗的开展,在一些检查项目中,为了提高儿童依从性、舒适性、配合度,减少对未知检查操作的恐惧,降低诊疗操作风险,及时、准确、有效完成某项诊疗,会给予儿童使用镇静药物。宝妈们一听到需要给宝宝服用镇静药物,心里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或担心,今天药师就来为宝妈们解答儿童镇静的相关疑问。

哪些检查需要使用药物镇静?

**影像学检查:**CT检查、磁共振(MRI)检查、心脏彩超、特殊B超检查(眼部、髋关节、血管等)等。‍

**功能检查:**听力检查、视力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除此之外,一些侵入性、有创检查在镇静基础上,还可能需要使用麻醉药镇静镇痛。‍**例如,穿刺性检查:**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等。‍**内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等。‍

常用镇静药物有哪些?

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检查通常选用的镇静方式为口服水合氯醛,对于不能口服的儿童来讲,可以采用水合氯醛灌肠,此方法相对复杂,需医护人员操作,但成功率较高。

随着新型镇静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水合氯醛用于中深度镇静的数量逐渐减少。目前常用的镇静药物还包括咪达唑仑静脉给药、鼻腔给药,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滴鼻或喷鼻,丙泊酚静脉推注或持续输注,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

当单纯使用水合氯醛镇静失败时可以应用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等进行镇静。

特别提醒**:** 使用镇静药物必须按照医生医嘱严格执行,或由专业医生或护士操作进行镇静,家长们切勿自行盲目给药,切记药品放置在远离儿童的位置。

使用哪种药物镇静更安全?

任何药物说明书上都会标明不良反应,也就是说包括镇静药物在内,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是绝对安全的。

但是,也没必要过度担心,镇静不是麻醉,它介于睡眠和麻醉中间。且多采用口服、滴鼻等方式,在专业医生监护下,精准用药,权衡镇静药物的影响和疾病诊疗的利弊,在确需检查而又不配合的小儿,使用小剂量镇静药物利大于弊。

使用镇静药物前需要注意什么?

u 请家长详实准确的回答医生的提问,如:孩子是否接受过镇静或者麻醉?有无麻醉意外的家族史或病史?对哪些食物、药物等有过敏反应?是否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近期是否有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u 镇静用药前禁饮2个小时以上,需禁食4-6小时,避免在实施镇静过程中发生返流误吸的风险。

u 口服给药时,摇匀后足量给药,切不可强行灌入,导致患儿呛咳,严重时可引发窒息。采取灌肠给药时,家长需督促患儿提前排便,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u 在检查前3-4小时内尽量不要让患儿睡觉,使患儿疲劳或睡眠剥夺后给予药物镇静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检查的一次成功率。

检查结束后需要注意什么?

u 当检查结束后,不要过早让患儿自行走动,以防跌倒,在指定诊室继续接受观察和监护至少半小时。

u 经医生或者护士对孩子进行评估,并准许后,方可带孩子离开或回到病房。

u 实施镇静检查完全清醒后,可遵从清水-流质食物-固体食物的顺序进食,逐渐加量,以不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为原则。

u 回家后若观察到小儿有恶心呕吐、呼吸不畅、面色青紫等情况,请及时就诊。

检查镇静会影响大脑发育和智力吗?

镇静是儿科门诊检查治疗常用的技术,且镇静药物由专业的麻醉医生使用,剂量在安全范围内,是比较安全和成熟的技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单次、短时间的使用镇静麻醉药物对儿童大脑发育,远期智力水平无不良影响。

评论
科普60f7854006adf
庶吉士级
👌
2025-06-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