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是大家所熟知的降压药,市面上最常见的是缓释片和控释片剂型。有很多患者吃了很多年,却一直分不清这两种剂型有什么不同。今天,药娃就带大家认识一下“硝氏家族”硝苯地平的重要成员。
硝氏家族历史悠久,那么谁是“硝家”的老大哥呢?
“硝老大”正是下面这位——硝苯地平片。
硝苯地平片诞生于1969年;1975年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取得成功,因此得名“心痛定”;1980年开始被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好效果。
“硝老大”有优点
口服后的15分钟内起效,1~2小时达到药效高峰。如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3分钟内起效,20分钟内可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
“硝老大”也有缺点
在体内代谢很快,血药浓度半衰期只有2~3小时,想控制高血压就需要每日多次服用,造成血药浓度大幅波动,血压也会随之波动。
“硝老大”是个急性子,在战场上总是来匆匆去匆匆,显然不适合高血压这场持久战。因此,它逐渐隐退江湖,仅在高血压的急性处理(速效降压)领域,留得一席之地。
鉴于“硝老大”的不足,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家开始对它进行剂型改造,硝氏家族的缓释三兄弟——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Ⅲ顺利诞生。
缓释三兄弟仅在剂量上有细微差别,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Ⅲ分别是10毫克、20毫克、30毫克。
与硝苯地平普通片剂相比,缓释三兄弟可以缓慢释放药物。缓释片Ⅰ和Ⅱ进入人体后,在初期的阶段释放速度相对较快,作用较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降压效果会逐渐减弱,所以要每日服用两次。硝苯地平缓释片Ⅲ的药效维持时间为24小时,降压作用稳定,每日服用1次。
温馨提示:缓释片大多数不可掰开服用,仅中间带有刻痕的药物可以掰开服用,具体要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缓释三兄弟很优秀,但也有不足……
缓释片工艺实现了药物的缓慢释放,但释放的速度是无法保证的,无法避免药物在释放过程中出现的“或多或少”“倾泻”等不均匀释放现象。
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外层是不可吸收的控释膜,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是恒定的,使得血压能被控制得更平稳。释药完毕之后,控释膜会静悄悄地跟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看到空药片的排出,不要惊慌,这是正常现象。
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也要注意:
1.直肠结肠切除后作回肠造口的患者禁用;
2.不能掰开服用,否则会导致控释膜内的药物瞬间大量释放,血压骤降,导致生命危险。
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但是价格更高,患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予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