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3.7万头鲸鱼消失!王敏幹:商业捕鲸是怎样重创北太平洋露脊鲸的?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北太平洋露脊鲸,也被称作**“黑露脊鲸”,属于须鲸类的露脊鲸属,与北大西洋露脊鲸**(Eubalaena glacialis)和南露脊鲸(Eubalaena australis)曾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但基因研究表明,它们实际上是独立的物种。北太平洋露脊鲸体型庞大,成年个体可以达到18.5米,体重可达80吨(80吨,相当于20头大象的重量!)。它们体型圆润、外观呈缺少背鳍的流线型,头部有一个独特的胼胝。这些胼胝,在每头鲸身上都有不同的分布形态,跟人类的指纹一般,很是独特。
它们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一带,包括日本沿海、鄂霍次克海、阿拉斯加和白令海等地。19世纪初,这些鲸鱼还非常的常见,据记载,美国捕鲸船“Ganges”号在1835年间进入阿拉斯加水域时,船员曾惊叹看到“成千上万”的露脊鲸。而根据当时的航海日志和海图,露脊鲸几乎遍布整个北太平洋,从亚洲东岸一直到北美西海岸。

2001年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科学家Robert L. Brownell, jr.发表的学术论文《北太平洋露脊鲸的保护状况》,可能是有关该物种的最重要的学术资料之一。里面提到了中国的露脊鲸数据,论文的开头和致谢部分中还提到了一位专家——“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顾问王敏幹(John MK Wong)的贡献。后询问王教授,得知,当时Robert为了撰写这篇论文,特地向他索取了有关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露脊鲸的资料。王敏幹提供的关于中国地区露脊鲸(Right Whale)的信息主要基于他在大连地区的观察成果,同时也得到了王丕烈研究员的协助。

短短上百年,这一物种,已经极度濒危、距离灭绝仅仅一步之遥。目前预测,北太平洋露脊鲸只剩下了几十头。

▲上图:资讯源:Brownell R L, Clapham P J, Miyashita T, et al. (2001)上面这篇经典的论文中提到,1830s年代,商业捕鲸风靡全球,露脊鲸的命运也急转直下。从日本海到阿拉斯加海域,捕鲸船迅速扩张,数量庞大的鲸群被一批、又一批地猎杀。据估计,仅仅是美国远洋捕鲸船,在19世纪中期就捕杀了超过1.4万头露脊鲸。如果把英国、法国等国家也算进来,总数可能高达2万、甚至3万头。

上图:Robert论文(2001)中的介绍部分。

王敏幹教授指出,在商业捕鲸开始之前,北太平洋露脊鲸的种群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个群体,各占一半。如果我们以Robert的论文摘要中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当时整个太平洋的总数量估算在2万~3.7万头之间。假设西太平洋拥有一半的种群,也就是大约1万~1.65万头左右,那么西方国家的商业捕鲸舰队(包括美国、法国和英国)在这一地区捕杀的露脊鲸数量极其惊人——约为8300头。

如果我们按最低的估算值来看,比如整个太平洋仅有2万头鲸鱼,那么西北太平洋大约有1万头;而若以3.7万头为总数来平均分配,每个区域约有18500头。王敏幹进一步指出,仅在过去100年内,西方国家的商业捕鲸就导致西北太平洋种群锐减了近2万头(减去已知前苏联非法捕捞数量后),几乎摧毁了整个区域的原始种群基础。这些数据,也揭示了历史商业捕鲸对露脊鲸种群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西北太平洋的现代商业捕鲸活动,几乎耗尽了西北太平洋18,500头露脊鲸的大部分,这是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太平洋沿岸水域消灭东太平洋露脊鲸种群之后。跟现代化的西方商业捕鲸船队相比,日本自17世纪以来的传统沿海捕鲸活动在过去三百年来对露脊鲸种群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上图:露脊鲸的手绘图。来自古老的日本捕鲸船。供图:王敏幹(John MK Wong)

物种档案

北太平洋露脊鲸主要栖息在北太平洋的寒冷水域,包括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湾等等。它们以磷虾和浮游甲壳类为食,利用鲸须过滤海水中的微小生物。尽管体型庞大,它们却是温和的巨兽,游动缓慢、且不具攻击性。令人惋惜的是,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使它们在历史上成为捕鲸者的主要目标

据维基百科的介绍,19世纪至20世纪初,由于商业捕鲸的肆虐,北太平洋露脊鲸的数量骤减。研究估计,在1839~1909年间,约有2.65万~3.7万头北太平洋露脊鲸被猎杀。即便在20世纪60年代,非法捕鲸仍未停止,前苏联的捕鲸船队曾经秘密猎杀了至少500头这一物种,使其种群恢复更加困难。如今,这一物种的总数量被认为仅有数百头,其中东北太平洋种群更是仅存30头左右,濒临灭绝
注:本文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讨论、留言。

资讯源 | NOAA, Robert的论文等

受访专家 | 王敏幹(John MK Wong)

整理 | 王海诗

编辑 | Linda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略

评论
科普61b95966d82f5
贡士级
2025-05-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