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等多地遭遇暴雨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应该如何防御?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近日,广东省经历了持续的强对流天气,特别是在5月8日以来,广州、深圳、佛山、肇庆、清远等多个城市出现了大雨到暴雨的强降雨过程,多地出现50毫米以上的暴雨,广州市气象灾害(雷雨大风)Ⅳ级和(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启动。据广东省气象台消息,5月10日广东中南部分市县仍然会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同时伴有6-8级的雷雨大风,但相较前两日将有所减弱,到11日,全省降雨明显减弱。粤西市县分散阵雨转多云,其余市县阴天转晴天。

本次强降雨原因为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介绍,此次过程主要由东移加强的江淮气旋引起。往年同期出现过类似的过程,但这次强度明显较强。

很多公众疑惑,近期南方多地频繁出现强对流天气,是否存在异常?对此,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认为,从季节规律来看,每年4月底、5月初,南方强对流天气便开始进入活跃期,冷暖空气在西南、华南区域交汇,不同性质的气团在交界处相互作用,出现此类天气属于正常现象,符合季节特点。随着季节推进,到6—7月份梅雨季节时,强对流天气活跃区域会转移至长江流域。

今年的强对流天气似乎格外引人关注。许小峰指出,2023年和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屡创新高,我国也不例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中能量增多,大气波动性增强,使得不同类型天气交替更为剧烈,极端天气更容易出现,如冷暖交替、旱涝急转、大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

强对流天气来临怎么办?

强对流天气来了,该怎么防御?一起了解。

暴雨之后需要注意什么?

暴雨过后,要谨记以下注意事项,努力做好防范措施。

不要吃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

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蔬菜,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

不要直接饮用自来水,被暴雨冲走的动物尸体、厕所粪便、生活垃圾等都可能污染自来水的水源。

不要赤足接触内涝积水。内涝积水有许多病菌,市民趟水后容易被细菌从皮肤毛孔趁虚而入,引发疾病,若脚上有伤口,更容易出现感染。

不要忽视积水和垃圾。积水、垃圾一定要及时清理,以减少蚊虫滋生。

家中可以使用蚊帐、驱蚊药等,减少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乙脑等病媒类传染病。

内容综合自中央气象台、广东省气象台、广东新闻联播等。

评论
踏实做事,本份做人!
学士级
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灾害防范!
2025-05-1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