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健康睡眠,优先之选》记世界睡眠日宣传

膺翰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热心科普,红手环志愿者
收藏

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旨在呼吁全球关注睡眠健康。3月21日,我科室开展世界睡眠日公益活动。活动通过健康讲座、深入群众宣教、分发宣教手册等形式,聚焦睡眠健康,呼吁公众关注睡眠质量,倡导用科学守护健康。本次活动共发放宣教手册一百余份。

本次活动向大家介绍何为健康睡眠:首先能按时规律的睡眠,入睡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其中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10~12小时,青少年为9~10小时,成年人为6~8小时,老年人为5~6小时,不会频繁醒来,不被多梦困扰,醒来后精力充沛,没有嗜睡、乏力、头晕等现象。我们不要单纯纠结于睡眠时间长短,关键是白天的精力是否充沛。

针对失眠我们可以以科学的方案优化睡眠:

1.昼夜节律调节:每天固定起床时间(误差≤30 分钟),通过晨光暴露(每天 20 分钟)强化生物钟,稳定的生物钟可以帮助我们固定“觉醒”和“沉睡”更有利于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失眠发生。

2.睡前尽量不适用手机:手机发出的蓝光会扰乱褪黑素的分泌和睡眠周期,使身体亢奋,影响睡眠。

3.睡前避免饮酒:就会打断深度睡眠,破坏身体的自然昼夜节律,降低睡眠质量。
4.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放松身心。卧室保持 18-22℃,使用遮光良好的窗帘,黑暗的环境促进褪黑素分泌,降低环境干扰。
5.饮食管理:睡前 3 小时避免油腻重口味或不易消化的食物,色氨酸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牛奶)可促进褪黑素合成有助安眠。

6.运动管理:睡前3小时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可在上午或下午,选择有氧运动:慢跑、游泳、瑜伽等;晚间可进行舒缓的冥想、放松训练等,逐渐进入睡眠准备状态。
7.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通过睡眠日志分析,逐步减少无效卧床时间,建立 “床 = 睡眠” 的条件反射,提升睡眠效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