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中国第一款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
C919中型客机,全称COMAC C919,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开始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
C919为国产中短程干线客机,基本型布局为168座,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增大航程为5555公里,经济寿命达9万飞行小时,与空客A320、波音737属同一级别。2017年5月5日,C919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打破了欧洲的空客和美国的波音对民航客机的技术垄断格局。
C919客机驾驶舱
中国人的大飞机梦
大飞机技术,象征着科技、工业与综合国力的巅峰,对于任何渴望走在时代前沿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梦想。自我国第一代领导团队开始,这个梦想就在中华大地上悄然生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以超前的视野,为民用飞机工业绘制了一幅“三步走”的宏伟蓝图:首先,装配和部分制造支干线飞机,借助麦道的技术,开启了我们的大飞机之旅;接着,与国外合作,共同设计研制100座级飞机,逐步积累经验;最后,目标直指2010年,我们期待自行设计、制造出180座级的干线飞机,真正实现大飞机的梦想。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三步走”的计划被迫搁置,中国的大飞机梦想似乎暂时失去了方向。
然而,梦想从未因挫折而消失。2007年2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会议时,听取了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的汇报,决定重启这个搁置已久的梦想。这一刻,中国的大飞机梦想重新扬帆起航。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正式批准组建这一关键性企业;同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们的“中国造大飞机”梦想已经正式启动,准备展翅高飞。
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
从图纸上的一笔一划,到现实中的展翅高飞,C919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一款国产中短程干线客机,C919拥有168座的宽敞空间,标准航程高达4075公里,即便在增大航程模式下也能飞越5555公里的距离。经济寿命长达9万飞行小时,与空客A320、波音737并驾齐驱,成为航空界的一颗璀璨新星。C919的诞生,不仅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更展现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在这款国之重器的研制过程中,技术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成型技术为例,这项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垄断,成为制约中国大型客机研制的核心难题。然而,在C919项目的推动下,中航工业西飞公司迎难而上,通过艰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系统性试验,终于攻克了复杂外形结构整体壁板预应力喷丸成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更让中航工业西飞公司跻身世界掌握机翼壁板数控喷丸成形技术的精英之列。
作为C919机体结构的主要制造商之一,中航工业哈飞公司承担了机身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任务,涵盖了主起落架舱门、前起落架舱门、翼身整流罩和垂直尾翼等多个关键部件。其中,C919的起落架舱门设计尤为独特,采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结构,既轻盈又坚固。然而,这种复合材料结构对制造工艺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在承受风阻和震动方面。面对这一挑战,哈飞研制团队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先后攻克了超厚度纸蜂窝预成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泡沫和蜂窝拼接技术等多项难题,最终成功制造出符合制造规范和适航验证要求的起落架舱门。
作为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和主流市场需求研制的干线飞机,C919如同一条巨龙在全球干线飞机市场的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次市场的挑战。长久以来,波音和空客像两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民用航空领域的高峰之上。而C919,正是那个敢于挑战高峰的勇士,它的出现,或将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为全球民用航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来源:新京报、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