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70岁的胡爷爷因“反复咳嗽咳痰伴纳差2月余”到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后,护士注意到胡爷爷喝水都会剧烈咳嗽,但家里人却认为“人老了都会这样”,并未引起警觉。
为准确判断胡爷爷的吞咽功能,护士及时采取洼田饮水试验为他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发现其吞咽功能为5级(即无法完成饮水测试,频繁呛咳,吞咽功能重度异常)。随后医生安排胡爷爷进行磁共振检查(MRI),检查结果显示:(胡爷爷)右侧额顶枕叶、左侧侧脑室后角散在较新近腔梗灶,请结合临床;老年性脑改变,脑白质病变,多发慢
性缺血性脱髓鞘灶(改良 Fazekas 分级3级)。之后通过我们的对症治疗,胡爷爷的吞咽功能有了明显改善。这一病例揭示了吞咽功能异常与脑梗之间的密切关联,也提醒我们:吞咽问题不仅是进食障碍的体现,更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的“警报信号”。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送到胃内的过程,广泛存在于老年人群及脑血管意外、退行性疾病等患者中。它不仅剥夺了人们享受美食的乐趣,更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洼田饮水试验
洼田饮水试验由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是临床最常用的吞咽功能筛查工具,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通过让患者饮用30毫升温水,观察其吞咽表现并进行分级:
如何辨别吞咽功能存在障碍
1. 若出现反复呛咳、吞咽费力,体重下降、反复肺炎发作,立即进行洼田饮水试验筛查。
2. 合并头晕、言语障碍、肢体无力时,警惕脑梗可能,尽快就医。
3. 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者)定期筛查脑血管风险。
吞咽功能是脑健康的“晴雨表”,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方能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