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传染我好怕怕,吓得我浑身掉渣渣,做好防护我笑哈哈,平安健康我放烟花”。在我国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冬春季节流行,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聚集发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要做好防“痘”、治“痘”,我们首先要对水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水痘是如何在人群之中传染的呢?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水痘在人群中传染。
传染源: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对于水痘普遍易感,特别是儿童,发病率可达95%以上。
二、水痘病人身体主要出现什么症状?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感染病毒后身体主要表现是发热和皮肤出疹,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有瘙痒,后发展为斑丘疹,表面形成直径1~4mm水疱,疱液几小时后由透明变浑浊,皮疹分批连续出,故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等多种形式,俗称“四世同堂”,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一周后痂皮脱落,如不把泡抓破,治疗康复后一般不留痕迹。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原发性水痘肺炎,少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肾炎、肝炎、关节炎、胰腺炎、睾丸炎等。
三、得水痘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和治疗?
水痘无特效治疗,具有自限性,经过适当隔离休息及对症处理后,10-14天左右即可痊愈。发病期间应加强护理,保持清洁,避免瘙痒,预防皮肤继发感染。
水痘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者可外用1%甲紫或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对于严重病例,应及早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是目前治疗水痘的首选抗病毒药物,但须在发病后24小时内应用效果更佳。或加用a-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
四、水痘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者:水痘患者需隔离至所有疱疹结痂(通常5-7天),避免接触孕妇、新生儿及免疫缺陷者。
(二)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对患者接触的物品(玩具、衣物等)用含氯消毒剂或高温清洗。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病毒积聚。
对于学校/托幼机构发生水痘聚集性疫情时,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制度,加强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同时建议暂停聚集活动,防止交叉感染。
(三)易感人群保护
主动免疫:做好常规接种工作,推荐人群主要是儿童(1岁首剂,4-6岁加强剂)、未接种的青少年及成人。疫苗类型是减毒活疫苗,保护率约90%。而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咨询医生,可能需接种灭活疫苗。必要时开展应急接种,暴露后3-5天内接种可减轻症状或预防发病,适用于未接种的密切接触者(如托幼机构暴发时)。
被动免疫:高风险人群(如孕妇、新生儿)暴露后可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适用于无法接种疫苗或免疫抑制者。
健康监测:密切接触者需观察21天(潜伏期),出现发热或皮疹立即就医。
五、小结
水痘是可防可控的,目前水痘疫苗是控制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易感人群尤其是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减少重症的发生。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手卫生,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