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睡眠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不少年轻人,一边熬着夜玩着手机,一边担心变成秃头小宝贝,熬夜似乎成为了都市人的通病。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这是我国第一份客观的、科学的、权威的睡眠数据报告。报告指出,睡眠困扰包括夜间如厕,夜间易醒或早醒,入睡困难等。结果显示:中国 18 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 48.5%。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睡眠不足、熬夜,可能会导致黑眼圈,记忆力衰退,情绪波动,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平衡,扰乱分泌功能,为神经、心血管、代谢等多类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创造了条件。不仅如此,睡眠不足还影响着我们的眼部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可能出现的相关疾病。
干眼
经常熬夜或睡眠质量差的朋友都是干眼的高发人群之一。熬夜本来就容易让眼睛疲劳,再加上很多人爱熬着夜玩手机玩电脑,这样便更加伤眼了,容易出现眼睛干涩、流泪、畏光、异物感等不良症状。
睡眠时眼表会得到很好的滋养和恢复,即使有干眼症,良好的睡眠会给眼表一个恢复的机会,使干眼症得到代偿修复。所以说,少熬夜,多睡觉,也是护眼爱眼的好习惯
中浆
“中浆”正式名称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以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局部浅脱离(视网膜下积液形成)为特征的疾病。熬夜、压力大时,人体启动应急反应,交感系统变得兴奋,导致眼内脉络膜血管扩张,血流量变大,长时间这样,液体积聚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并随着压力增加突破色素上皮上层的浆液性脱离。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外伤科欧阳正隆表示,中浆多见于20到50岁人群,男性发病更为常见。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单眼视力轻度下降、视物变暗色或色调发黄、视物变形或扭曲,中央相对暗区,视力改变之前可能同时会出现偏头痛样头痛。该病预后良好,但仍有可能复发,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甚至不可逆转的视功能损伤,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视网膜血管病变
长期熬夜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引导眼部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异常。都市人久坐不动,精神压力大,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诱发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熬夜、紧张、情绪波动大,易导致血管痉挛,引发短暂性视力下降,诱发视网膜动脉血管阻塞。
欧阳正隆医生提醒:
1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急性视力丧失的严重眼病疾病,如果视网膜供血不足,视网膜的神经元很快会死亡,这些神经元无法再生,眼睛可能会因此失明,救治时间只有90分钟。
2
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大致分为中央静脉阻塞和分支静脉阻塞,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均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出血,甚至有诱发青光眼等严重眼病的风险。
3
视网膜动/静脉缺血的症状为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一定要给予重视,到正规医院检查就医。
高度近视相关眼底病变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熬着夜都在玩手机,甚至有些朋友是躺着抹黑玩手机,不断地光影变化对眼睛造成持续刺激,用眼往往十分吃力,睫状肌持续紧张,可能加速眼轴增长,造成近视度数加深,甚至发展成高度近视,诱发高度近视相关的眼底病变风险更大。
欧阳正隆医生提醒:高度近视(≥600度)因眼轴过长,视网膜变薄,眼底的状况比一般人更为脆弱,本身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如诱发视网膜裂孔、脱落,黄斑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等。
青光眼
长期熬夜会导致眼睛过度疲劳,眼压增高,进而诱发青光眼,尤其是眼部结构异常(如前房浅、房角窄)的人群。
很多朋友喜欢睡前关灯玩手机,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睡眠不足,瞳孔会散大,导致房角变窄,阻碍房水流出,进一步升高眼压,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加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发生
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正常代谢,引发生物节律紊乱,导致血糖攀升,倦意让身体活动减少,降低能量消耗,进一步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全身慢性疾病,不仅对心脑血管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对我们的眼睛也会造成严重伤害,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高血脂黄斑病变。
确诊患者是眼底病变的高发人群,除了自身要做好身体管理,稳住血糖血压,保持正常体重,勿熬夜,保证充足休息外,还要定期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查眼底,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别让视力小偷偷走你的清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