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香澜医聊」立春养生:顺应天时调身心,开启一年健康好气色!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漫长冬日的结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光旅程的开始。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关键节点,遵循中医养生之道,巧妙地适应天时的变化,无疑为全年的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防寒保暖,固护阳气

尽管立春已至,阳气渐生,但冬季的余寒依然存在。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若过早减衣,寒邪便会乘虚而入,损伤人体的阳气。传统的“春捂”习俗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强调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对头部、颈部、背部和足部等关键部位的保暖,以确保阳气在体内稳固生长,抵御外界的寒邪。

饮食有节,调和脏腑

春节期间,人们常常熬夜、饮酒过量,并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立春时节,正是调整和恢复身体平衡的绝佳时机。《饮膳正要》中提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因此,应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谷物,如菠菜、豆芽、燕麦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此外,春季肝气渐旺,易克脾土,故应适当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如红枣、山药、小米、胡萝卜等,以滋养脾胃,达到“培土抑木”的效果。同时,应多食用一些养肝护肝的食物,如绿豆芽、金针菇、香椿等。立春时节不宜过度进补,以免助火生热,可选择一些清淡平和的食材,如鲫鱼、春笋、香菇等,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起居有时,顺应阴阳

立春之后,白昼渐长,我们的起居作息也应随之调整。《黄帝内经》倡导“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建议适当晚睡早起,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在晚上11点前入睡,以顺应人体阴阳变化。清晨,若天气晴朗,不妨在户外散步,感受春天的气息,唤醒体内的阳气,使气血通畅。

情志舒畅,疏肝理气

《黄帝内经》认为,“肝主情志”,立春后,肝气旺盛,情绪容易波动。保持心情舒畅,对于养肝至关重要。应学会调节情绪,避免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干扰,保持胸怀宽广、心境平和。闲暇之时,可通过踏青赏花、品茗听曲、习字绘画等方式怡情养性,使肝气顺畅。此外,选择在空旷之处呐喊,释放内心压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

适度运动,强身健体

春季是运动养生的好时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能增强正气,提升免疫力。太极拳、五禽戏、马王堆导引术等传统养生功法,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既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与柔韧性,又能促进气血运行,激发阳气升发。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身体微汗为宜。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吹风受寒。

预防疾病,守护健康

立春后,气温多变,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活跃,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减少细菌滋生。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出门时要做好防护,避免接触花粉,柳絮等过敏源,引起复发。同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些预防保健措施,如艾灸足三里、关元、太冲等穴位,以增强正气,提高身体抵抗力。

养生专家说:

立春养生需因人而异,精准养生,方能筑牢健康根基。

**(1)体质差异:**体质偏寒者应加强“春捂”,可多吃羊肉等温热养阳食物;体质偏热者需防止“捂过头”,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炸,多吃清淡平补之物。

**(2)运动选择:**身体强壮者及年轻人可选择慢跑、登山等运动;中老年人和体弱者则更适合八段锦、散步等温和的运动方式。

**(3)情志养护:**压力大、易焦虑者可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性格内向者则应多参与社交活动,如聚会、社区活动,以调节情绪。

**(4)疾病防护:**体质虚弱者除保持室内通风外,可遵医嘱服用玉屏风散等药物提升免疫力;过敏体质者外出时要注意防护,尽量避免前往花草繁多的地方。

(5)疏肝茶饮推荐:

枸杞玫瑰茶

组成:枸杞5g,玫瑰花3g,菊花2g,甘草6g

功效:滋补肝肾,疏肝明目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立春,是新的开始,让我们顺应天时,遵循中医养生智慧,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呵护身体,以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委会 林佳怡 刘子毓 曾庆佳 孙贵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评论
谭仕林
少傅级
防寒保暖,健康饮食。
2025-02-04
老于学科普
学士级
已阅
2025-02-03
科右中旗科协周斌
大学士级
2025-02-0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