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路,微光成炬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初为科普中国信息员,源于一次偶然。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2015年退休后被龙岩市永定区科协聘为办公室主任。一次在检查科技馆开馆情况时,我被一群孩子围在简易天文望远镜旁的场景击中。他们眼中对宇宙星辰好奇炽热,可问题稚嫩又急切:“为啥月亮跟着咱走?”“星星能摘下来不?”我磕磕绊绊帮忙解答,看到孩子们似懂非懂却仍兴致盎然,内心有个声音说:“得把科学大门敞得再大些。”就这样,我加入了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一头扎进知识海洋,立志做科普摆渡人。

加入了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后,我建立了20多个微信群(有亲友群、师生群、同学群、驴友群、同事群……),朋友圈人数也扩大到了800多人,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科普中国APP”的科普文章。每天早晨6:00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科普中国APP,浏览“科普中国APP”发布的科普内容,根据标题有选择性的进行阅读。有针对性挑选一些科普文章发至朋友圈或微信群。我的妻子看我天天都坚持做这项工作,感到很好奇,问我,“科普中国信息员有什么作用?”

我告诉她:“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的速度史无前例,各种各样的信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快捷获取科学的信息,在人们工作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而《科普中国》就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科普中国是我国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标志,发布信息不要担心被屏蔽或违规。“科普中国APP”传播的科普知识具有准确性、时效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且覆盖面广。作为科普中国的信息员做好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她听了后,也很有兴趣,叫我帮她下载“科普中国APP”,接着她也成为科普中国信息员,目前进入了大学士最高级别,经验值达到了629795。获得了569枚勋章。

宣传科普知识贵在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能做到极致。10年来,科普信息宣传工作我确实做到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没有中断过一天,没有补签过1次,哪怕是过节、旅游,新冠病毒肆虐时期都没有落下过。

我的“同行”们,有辛勤耕耘的科普工作者,有扎根偏远山区科普教育几十年的老教师,有日夜监测生态、为珍稀物种守护栖息地的科研员,还有创新玩转新媒体、让科学知识“秒变”网红爆款的年轻创客……我们像散在华夏大地的火种,汇聚成科普燎原之势。

今后,我愿如不倦飞鸟,穿梭在学校、企业、乡镇、社区,把前沿科技送进千家万户;愿像坚韧耕牛,深耕细作,挖掘更多科学故事,滋养大众求知心田;更愿化身桥梁,引更多人踏上科普路,携手将中国科普蓝图绘得绚丽多彩。因我深知,每一次科普传递,都是在为民族创新大厦添砖加瓦,让科技星光洒满追梦征途。我愿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发挥余热!

科普中国信息员:王雄钧 福建省龙岩市退休教师

评论
中国兴立天下
大学士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025-02-01
老于学科普
学士级
已阅
2025-01-23
黄金科普
大学士级
点赞王老
2025-02-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