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退休生活的拦路虎——漏尿、脱垂,怎么办?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蒲 萄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陆芝英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退休的张阿姨是小区里的“人气王”,隔三岔五就有姐妹们约她去游山玩水。可自从冬天感冒咳嗽了以后,张阿姨总是“婉拒”姐妹们的邀请,而且平时雷打不动的广场舞也跳得少了,到底怎么回事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郁闷的张阿姨鼓起勇气来到医院,告诉了医生她的难言之隐。原来,张阿姨自从年轻时生完小孩,大笑、打喷嚏的时候就会有一点漏尿。过来人告诉她“生完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所以张阿姨一直也没当回事。可是去年因为感冒,咳嗽了1个多月,自此之后,走路去菜场买个菜,内裤上就湿答答的。出门吃个饭,不一会就要着急找厕所。跳完广场舞,晚上回来就感觉下面胀胀的,洗澡时好像还能摸到肉肉的东西。这可怎么去旅游?这些困扰虽然不痛也不痒,可却愁坏了张阿姨。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其实,张阿姨的这些情况就是传说中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这类疾病包括常见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和比较少见的大便失禁。

其中,尿失禁指尿液的不自主漏出,主要类型有压力性、急迫性和充盈性尿失禁。许多女性都常同时具有多种尿失禁的特征,称为混合性尿失禁。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腹内压升高时漏尿,例如大笑、咳嗽或打喷嚏,以及跑跳或快走时;急迫性尿失禁的典型表现是频繁出现强烈尿意时,立即不自主漏尿,经常来不及去厕所。很多女性有尿失禁的经历,尤其是60岁及以上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更高。但很多人因为尴尬、不了解有哪些治疗或害怕手术而不愿意主动就医,因此未得到充分的治疗。

盆腔器官脱垂也是一组常见的疾病,是由于支持膀胱、直肠和子宫等骨盆内器官的肌肉松弛,导致这些器官疝出至阴道壁或超出阴道壁,分别称为“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和“子宫脱垂”。盆腔器官脱垂初期很多人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随着脱垂的加重,会逐渐出现阴道异物感,或者自己能扪及阴道壁膨出物或脱出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往往晚上症状明显,休息一晚后脱出物又可自行回纳。会逐渐影响日常活动和性功能,这也是张阿姨不敢去旅游的原因。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那这么常见的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怀孕生产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多次生产的经产女性中,50%的尿失禁和75%的盆腔器官脱垂可由妊娠和分娩引起[1,2]。同时,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还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年龄每增加10岁,则脱垂风险增加40%[3,4],因此,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是影响阿姨们幸福退休生活的一大元凶。另外,由于长期便秘、咳嗽、肥胖可导致腹内压力增加,也会加重盆腔器官脱垂和漏尿。所以张阿姨才会在感冒咳嗽之后,感觉症状明显加重了。

虽然如此,但是面对这个“拦路虎”我们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对付它!第一,从生活方式上,改善便秘,少提重物,控制咳嗽、控制体重、控制血糖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漏尿和盆腔器官脱垂。我们还可以主动采用“收缩盆底肌,保持10秒,再完全放松盆底肌”的锻炼,改善盆底肌的功能。另外,张阿姨也可选择外出活动时放置子宫托,来短期达到缓解脱垂,享受旅游。当然,在充分评估后,也可以通过经阴道无创手术的方法,比较彻底地解决盆腔器官脱垂和漏尿的难言之隐。

总而言之,盆腔器官脱垂和漏尿并不可怕。受其困扰大可不必,让我们大声说出来,一起解决这只“拦路虎”!

参考文献

[1]孙秀丽,朱红梅,高蕾,等.基于妊娠期盆底功能障碍一级预防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4,40(7):737-742.

[2]马乐,刘娟,李环,等.产后盆底康复流程第一部分——产后盆底康复意义及基本原则[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4):314-321.

[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北京整合医学学会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及康复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4,18(2):113-121.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5):300-306.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老于学科普
学士级
已阅
2024-12-04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阅读理解
2024-12-04
科普ZSL
少傅级
已阅读
2024-12-0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