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接吻也能感染病毒?没错,TA就叫“接吻病毒”!

口齿生香
原创
上海市健康科普培训师资库高级讲师、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获得者
收藏

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甚至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病毒之一。通常,它性情温良——不会给人们带来大麻烦,但,它偶尔又会显露出狰狞的面目——它确实与两种人类癌症有关。它就是Epstein-Barr病毒(EBV),也被称为“接吻病毒”。而之所以称之为接吻病毒,乃是因为该病毒的传播与年轻人的接吻(亲密的口腔接触)有关。

01 它的近亲,我们都很熟悉

EBV,乍一听很陌生。但它的近亲,我们都非常熟悉,比如引起唇疱疹的单纯疱疹病毒(HSV),再比如会引起水痘或带状疱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等等。它们都属于疱疹病毒。EBV可以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02 它可能引发的癌症

EBV可能引发的癌症有两种: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

EBV最初就是由一名在乌干达工作的外科医生在伯基特淋巴瘤细胞中发现的。这种肿瘤常见于少年儿童,5~7岁是发病高峰期。这种肿瘤地理分布较为有限,主要集中于疟疾流行的非洲地区,世界其他地区偶有散发病例。

鼻咽癌的地理分布也较为有限,在一些华裔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不管是生活在国内的广东人,还是移民到其他地区的广东人,发病率都特别高。45~55岁是鼻咽癌的高发期,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

03 因何称为接吻病毒?

Robert J. Hoagland博士在1955 年的《美国医学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他的一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在1950年12月23日的火车旅行中与一名女医学生共同度过了12小时。期间两人频繁亲吻(可以使唾液混合的那种)。关键是,该患者与该女学生此前从未谋面,此后也没再见过(仅有通信)。后经该患者在火车上的熟人证实,女学生实际上就是一家大学医院的一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这个故事的道理不言自明。

尽管EBV与上述两种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尚不能确认是唯一真凶。肿瘤的发生还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作为一种相对复杂的病毒,EBV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评论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由于多种病毒都可以在唾液中长期存活,因此接吻在感受爱意、增进亲密的同时,也很容易传播疾病。
2023-10-13
耿培国
大学士级
“亲吻病”,乍一听是不是还觉得挺“罗曼蒂克”的。可这病细究起来,可一点也不浪漫。
2023-10-13
坦 荡 荡
太傅级
接吻病毒可能会引发危害,正常健康人群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
2023-10-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