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举行了多场专项活动,一起来看都有哪些精彩内容。
“科大硅谷”科技人才项目路演
4月28日,在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科大硅谷”科技人才项目路演活动上,一批生物医药领域不同赛道的创新项目纷纷亮出令人欣喜的成绩。其中,肿瘤类器官在精准医疗及新药研发领域应用项目即将落地合肥。
活动现场。宋炎骏 摄
“打造出的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内镜精灵,被誉为内镜医师的‘第三只眼’。”
“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分子设计应用项目的现有数据理想。”
……
路演现场,肿瘤类器官在精准医疗及新药研发领域应用、AI赋能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外泌体药物递送平台的建设和创新药物研发等6个项目,通过兼具创新性和科技性的精彩案例,生动展现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势头。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博导陈飞正在介绍项目。宋炎骏 摄
本次活动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多位国内的生物医药界专家学者、相关领域投资人、头部企业负责人齐聚现场,共同交流行业前沿资讯。“此次来路演就是希望借助‘科大硅谷’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到最新成果。”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陈飞表示,项目主要针对肿瘤类器官的精准药物治疗,在合肥市种子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推动下,正在对接、落地合肥的相关工作。
活动现场。全媒体记者 苏龙鹏 摄
“科大硅谷”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逐步成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要素集聚的宝地。到2025年,“科大硅谷”将汇聚中国科大和国内外高校院所校友等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科大硅谷’其势已成。”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录法说,安徽省、合肥市对创新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大、各类政策优。借助“科大硅谷”平台,相信会有更多创新团队来到安徽、来到合肥创新创业。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录法正在接受采访。全媒体记者 苏龙鹏 摄
聚变能创新峰会
4月28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专项活动——聚变能创新峰会在合肥举办。
本次会议注重科技产业对接,主题为“聚变能源科技,赋能绿色未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办,安徽创新馆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共同协办。
会议邀请磁约束核聚变领域、聚变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和新能源领域等国内新兴产业企业代表,围绕国内核聚变概况进展、关键核心技术转移转化、新能源利用等相关主题作报告。同时邀请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央企参加。
作为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亮点专项活动,本次峰会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总结近年来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展望未来磁约束核聚变的发展前景,促进聚变能相关技术转化应用,以及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突破聚变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科技研发“沿途下蛋”,促进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实现聚变能源创新思想、技术、产业、应用、人才等要素在安徽集聚落地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全媒体记者 李想)
虚拟研发机构对接推介会
为实现科研人员、资金、技术、市场互动耦合和线上线下创新资源互联互通,4月28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专项活动——虚拟研发机构对接推介会专项活动在安徽创新馆举办。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创新主体,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何谓虚拟研发机构?“就是打通了现实时空界限,大家可以分居不同的地方,但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相互沟通,相互分享成果,这比传统的实体化研发机构更加灵活。”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合作总监费宏飞说。去年底,我省发布《加快发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支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工业互联网建立虚拟研发机构,开展线上研发、线上转化、线上对接,实现科研人员、资金、技术、市场互动耦合和线上线下创新资源互联互通,拓展科技成果应用场景。“举办这样的对接会,旨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交流合作、协同攻关,利用工业互联网建立虚拟研发机构,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创新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省将发展虚拟研发机构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挥科技人员能力的一项重要抓手,作为更好地支撑安徽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近年来我省打造的首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据费宏飞介绍,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科产板块,可以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等均在羚羊科产平台快捷发布,实现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双向奔赴”。在签约仪式上,羚羊工业互联网与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安徽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协议。
羚羊工业互联网将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缩短转化周期,提高转化效率,持续促进企业技术攻坚,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等研发主体赋能。最后,羚羊工业互联网、“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进行相互赋能仪式,三方将进一步互通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开启产学研融合发展新征程。(全媒体记者 赵俊松)
量子信息未来产业峰会
4月28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专项活动——量子信息未来产业峰会顺利在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全球路演中心举办。
本次峰会以“铸造量子产业尖峰 引领科创未来发展”为主题,聚焦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邀请科大国盾、国科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领军企业及量子信息产业行业专家,共同探讨量子产业发展模式及量子信息技术及标准化进展。
会上,合肥高新区科技局发布了“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规划方案”。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定位于打造安徽科大硅谷战略部署的先行区和样板区、国家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示范区和探路先锋、享誉全球的量子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根据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引领全国的量子产业科技创新和孵化高地,打造享誉世界的“量子中心”,科技领军人才超过30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超30个,上下游企业达100家,核心企业总估值达700亿元。
随后,国盛量子、华典大数据、瀚海量子等12家量子企业完成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入园签约仪式。(全媒体记者 袁芳)
安徽“双创汇”走进安徽大学
4月28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专项活动——安徽“双创汇”走进安徽大学暨“‘科里科气’科创荟”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在安徽大学举办。
“科创服务·筑梦未来”主题论坛阶段,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合肥市大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情况,合肥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黄叙新就合肥市种子基金政策解读及运营情况作了报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所所长刘青松分享了关于科研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实验场”的实践经验。
路演阶段,来自安徽大学的6个项目团队依次进行路演展示,现场嘉宾及相关产业上下游企业、投融资机构代表对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等多方面进行了点评及提问,在互动中实现了高效的双需对接。
“下一步,我们将用活用好技术、政策、信息、人才等关键科创服务要素,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多元化、综合性的科创服务体系,切实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黄叙新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合肥市各县区、开发区科技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安徽大学各部门院系、科创服务机构、各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近100名代表参与,有万余人通过线上关注了直播。(全媒体记者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