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圆田螺属为淡水中习见的大型螺类,以宽大的肉质足在水底爬行,以水生植物叶片、藻类等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省。
分类信息目: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
科:田螺科 (Viviparidae)
属:圆田螺属 (Cipangopaludina)1
外部形态壳大,薄而坚固,壳高50mm-60mm,宽35mm-40mm,呈圆锥形,螺层很膨胀,有6-7层。缝合线深,体螺层上生长线明显。
头和足可自壳口伸出,内脏团则留在壳内。头部发达,前端有一圆形突起称吻,吻腹侧为口、于吻基部两侧生有一对长圆锥形的触角,雄性右触角较左触角短而粗,有交接器的功能。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突起,其上各有一黑色眼。头后方两侧有褶状须叶,右侧的发达,卷成管状称出水管,左侧较小,贴在外套膜上,形成入水管。
头后身体腹面为宽阔的叶状足,肉质,前缘较平直,后端较狭、足背侧为内脏团,后部背面有一卵形的角质厣,其上有同心环形生长纹。当缩入壳内时,首先头缩入,继而足趾面中央横折也缩入,厣正好封住壳口。外套膜呈薄膜状,将内脏团包围,套膜边缘较厚,围绕头及足的周围,背缘及侧缘游离,腹缘与足愈合。在头足部与内脏团之间形成外套腔。2
呼吸器官鳃栉状,一个,位外套腔左侧。鳃的上皮细胞具纤毛,内有血管、鳃正位于入水管内侧,当水流经过外套腔时,可摄取溶于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1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省,属特有物种。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江松敏 - 副教授 -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