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南洋眼镜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南洋眼镜蛇,拉丁名:Naja sputatrix,属蛇目眼镜蛇科,为世界上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物种。它体型较大,最长达6米,在它黑、褐色的底色上间有白色条纹,腹部颜色为黄白色。幼蛇为黑色,并有黄白色第纹。是世界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属濒危物种。

分布主要分布于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生活,在海拔1800—2000米的山林的边缘靠近水的地方。

习性南洋眼镜蛇喜欢独居,白天出来捕食,夜间隐匿在岩缝或树洞内歇息。

它不仅非常凶猛,靠喷射毒液或扑咬猎物获取食物,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前沟牙类毒蛇。

南洋眼镜蛇之所以闻名遐尔,是因为它除了捕食老鼠、蜥蜴、小型鸟类,同时还捕食蛇类,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有毒蛇种。

南洋眼镜蛇属卵生动物,通常用落叶筑成巢穴,每年7—8月间产卵,每次产20—40枚卵于落叶所筑巢中,卵径达65.5mm×33.2mm。雌蛇有护卵性,常时间盘伏于卵上护卵,孵出的幼蛇体长为50cm。

濒危因为南洋眼镜蛇肉质鲜美,蛇皮可制成工艺品,蛇毒、蛇胆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野外被发现的南洋眼镜蛇无一幸免,全部遭到捕杀。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有灭绝可能。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名录附录II中。

危害性—攻击度南洋眼镜蛇是蛇之煞星,在毒王榜上排名第9。专以吃蛇为生的南洋眼镜蛇令众多蛇类闻风丧胆,它的地盘休想有他蛇生存。一旦它受到惊吓,便凶性大发,身体前部高高立起,吞吐着又细又长、前端分叉的舌头,头颈随着猎物灵活转动,猎物想逃,可没那么容易!最可怕的是,即使不惹它,它也会主动发起攻击。被它咬中后,大量的毒液使人不到1小时就死亡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