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五彩鳗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五彩鳗,学名:Rhinomuraena quaesita (Garman, 1888),也称大口管鼻鳝、蓝体管鼻鳝,鯙科管鼻鯙属的一种鱼类。也有彩鳗和管鼻鳝之称。原产于西太平洋,现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及中国台湾的珊瑚礁海域,是一种热带鳗类。五彩鳗幼鱼体色呈黑色,成鱼呈蓝色,老成鱼为黄色,栖息于珊瑚礁区的小砂沟两崖壁,雌雄同挤一穴,每当潮流带来浮游生物,它会从小洞伸出半身来,啄食动浮游生物,饲养时有些鱼不轻易摄饵,要用活小鱼虾诱吃,常可驯饵成功。

基本信息俗称:五彩鳗

英文名:Ribbon eel

学名:Rhinomuraena quaesita

分布:台湾

体长:长达130(厘米)

分类:海水鱼类,辐鳍亚纲,鳗鲡目,糯鳗科

生活海域:太平洋海域

外观:雄鱼体蓝色,眼虹黄色,背鳍淡黄色,在转变为雌鱼时,鱼体会逐渐变为黄色,体形与蛇相似1

简介五彩鳗幼鱼体色呈黑色,成鱼呈蓝色,老成鱼为黄色,栖息于珊瑚礁区的小砂沟两崖壁,雌雄同挤一穴,每当潮流带来浮游生物,它会从小洞伸出半身来,啄食动浮游生物,饲养时有些鱼不轻易摄饵,要用活小鱼虾诱吃,常可驯饵成功。

五彩鳗属鯙科,也有彩鳗和管鼻鳝之称,原产于西太平洋,现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及中国台湾的珊瑚礁海域,是一种热带鳗类,可作为观赏鱼。因游动时像飞舞的彩带,所以叫五彩鳗。

形态特征体形细长而略侧扁,体长可达100厘米以上,体表无鳞,皮肤光滑,背鳍、臀鳍发达与尾鳍相连,没有胸鳍和腹鳍。它们是一种很奇特的海生物,会雌雄变体,体色也会随体长的增加而变化。小时候的五彩鳗身体是黑色的,当长到50厘米就变成雄性,身体随之变为蓝色;长到90厘米之时,身体变成黄色,成为雌性鱼;在体长235毫米以下时为黑色;体长650~1030毫米时变为黑蓝色或蓝色的雄性鱼;体长为995~1220毫米时,由蓝色变成雌雄同体的蓝黄色;体长达到1175毫米以上时,其体色变成金黄色的雌性鱼。它们平日喜欢躲在洞穴里,每当遇有潮流带来大量的浮游生物时,才会伸出身体来啄食。

饲养要求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习性夜行性,白天会在自己的洞穴里休息,只有在晚上才会出来觅食,经过训练也可在白天进食。一般会将上半身仰起,以便更好地寻找猎物。具有雌雄逆转现象。

食性鱼肉鱿鱼肉等2。

能否混养最好单独养殖,或与清洁虾、飘飘鱼等负责清洁的鱼一起养殖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