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中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六。具有清湿热,和脾胃之功效。主治脾胃受湿,滑泄注下。
组成黄连(去须)、黄柏、赤茯苓(去皮)、泽泻、白术各一两,陈皮、肉豆蔻、人参、白芍药、官桂、半夏曲各半两。
用法用量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功用清湿热,和脾胃。
主治脾胃受湿,滑泄注下。
方义本方主治证为肠胃湿热,中气不足,清浊相乱,升降失常者。法当清热利湿,健脾扶正,和里止痛。方以黄连为君药,清热泻火,燥湿止利。黄柏清热泻火,燥湿止泻;赤茯苓、泽泻清利湿热,以止泄泻;白术健脾补中,燥湿利水,共为臣药。佐以人参益气补中扶正;半夏曲燥湿降逆,和胃止呕;白芍药养阴和里,缓急止痛;肉豆蔻温通气滞,固肠止泻;陈皮理气调中,化湿和胃;肉桂温通,以助气化,并防黄连、黄柏苦寒太过。纵观本方,在五苓散、六君子汤等方之基础上加入清热泻火之品,而成清补并用,利湿止泻之剂。
使用注意戒酒。
附方名称:坚中丸
组成:半夏、猪苓
用法:上同炒半夏黄色,却将猪苓末盖半夏,地上以盏合定经宿,去苓只取半夏末之,以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主治:室女白沃
出处:《普济方》卷三三一引《十便良方》,为《鸡峰普济方》卷十六“坚中丹”之异名
名称:坚中丹
组成:半夏、猪苓
用法:上同炒半夏黄色,却将猪苓末盖半夏,地上以盏合定经宿,去苓只取半夏末之,以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主治:室女白沃
出处:《鸡峰普济方》卷十六
名称:坚中汤
组成:糖、芍药、半夏、生姜、甘草、桂心、大枣
用法:上㕮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五夜二
主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
出处:《千金要方》卷十二
名称:坚中汤
组成:糖、芍药、半夏、生姜、大枣、生地黄
用法:上㕮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三夜一
主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
出处:《千金翼方》卷十八
名称:理中丸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次,夜二次。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主治:脾胃虚寒,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中寒霍乱,阳虚失血,胸痹虚证,病后喜唾,小儿慢惊
出处:《伤寒论》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清泉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