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家庭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由海利和前妻玛德丽共同创立的家庭治疗模式,策略治疗的目标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并把焦点放在行为的改变上,希望能阻止适应不良行为的重复发生。
起源策略家庭治疗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由海利和前妻玛德丽共同创立的家庭治疗模式。20世纪70年代结构式家庭治疗受到很大重视,1974年,海利和玛德丽在华盛顿创建了他们自己的家庭治疗培训机构—家庭治疗研究院,他们将培训重点放在家庭的层级、权利、以及如何实施策略性的干预方面。在1976年出版的《问题解决治疗》一书中,海利详细介绍了他要用来改变家庭组织的策略。后来玛德丽相继出版了几部影响性的专著。当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后,策略家庭治疗在家庭治疗领域的影响力明显超过了其他治疗模式。1
所谓策略治疗就是治疗师会依据沟通理论设计出的一套策略来引导来访者或家庭改变。首先,他们会界定所呈现的问题,在根据问题的性质拟定清晰的消除特殊问题的目标。由于问题通常发生在人际交往互动的关系之中,所以,治疗师必须全面了解家庭的结构和层次、联盟关系和其他复杂的互动行为。改变家庭系统的结构,将家庭组织改换位置,使呈现问题不在具有原来的功能是这种治疗模式最有效的方法。他们认为,改变并不是洞察与领悟,而是家庭去执行治疗师的指令的历程。
治疗目标策略治疗的目标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并把焦点放在行为的改变上。他们会随着家庭呈现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治疗策略,并着重在当前或非过去。海利所关注的是怎样促使人们产生行为改变,而不在于协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行为。他认为改变是治疗的首要目标,因为只要行为改变了,感觉自然也就改变了,他希望能阻止适应不良行为的重复发生,使人们的行为有更多的选择。他的治疗策略都是按照个案的特别需要而特别定制的,这种策略式干预措施的内涵在于改变家庭系统中那些维持问题或症状行为的部分,使当前的行为不再出现。玛德丽认为,策略治疗并不强调发展出适用于所有个案的治疗方式,而重点是针对每种独特问题设计出策略。
治疗步骤海利认为无论来访者是谁,再开始都要与每个家庭会面,进行初次访谈,访谈以系统化的方式、阶段性地进行。对于初次访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社交阶段在这个过程,家庭会表现出一定的防御性。因此,治疗师可以利用访谈时最初的几分钟向参与治疗的所有成员致意,欢迎他们的到来,帮助他们放松,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降低防御,与家庭建立融洽的关系,使每个成员都能参与访谈,还要注意每个家庭成员的互动。
问题阶段正在这个阶段,治疗师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询问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探讨家庭寻求帮助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主导谈话的内容,并表现出对家庭的关心,但不急着解释家庭所表达的思想和感受。在交谈中,要认真倾听每个家庭成员用自己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藐视,还要观察每个家庭成员的互动,寻找三角关系和家庭结构等级的线索。
家庭互动阶段的那个每个家庭都能相互讨论他们所提出的意见时,家庭就进入互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倾听,也要观察围绕问题所进行的信息交换,特别注意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联盟关系、权利和等级结构等。
目标设定阶段在这个阶段,治疗师要与家庭共同确认问题的特性,决定哪些呈现的问题是他们想消除和解决的。在通常情况下,最后双方会拟定一个合同,约定治疗的目标与方式,使参与者能持续评估自己达成这些目标的进展情况。
治疗技术策略治疗师在治疗中会使用治疗技术,主要包括欲擒故纵、融入、重构、夸大、假装以及情景扮演。海利还发展一种考验治疗,让患者做出比表现症状更难的事情,这种临床方法用以处理婚姻和家庭的功能障碍,在考验治疗中,治疗师为家庭举办忏悔和赦免的仪式。当家庭成员一起经历时,会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结。
指令使用指令在策略式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让家庭成员出现不同的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主观体验,可以让治疗师在下次治疗之间,能够加入家庭活动,强化治疗关系,还可以借助家庭成员对指令的反应,收集更多丰富的信息。
忠告、建议、指导、家庭作业及考验都是治疗师为了解决问题而给的直接指令,如果涉及一两个人,指令会很单纯,但是涉及整个家庭,指令会很复杂。直接指令的下达,通常不成功,所以治疗师胡采用间接的指令,通过一些技巧来影响来访者。主要的间接指令有以下几个。
悖论干预是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指令,即要求家庭成员持续地表现他们的症状行为。如果他们顺从,就承认了控制,因此,他们就有能力去改善;如果拒绝,就会放弃症状。海利认为,寻求帮助的家庭通常会抗拒治疗者的协助,因此,彼此之间会玩一些权利的游戏。借着矛盾指引这种迂回的技术,使当事人的抗拒得以化解,矛盾会使家庭改变。
悖论干预实施的步骤
(1)治疗师与家庭建立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而且,在关系中改变是被预期的。
(2)治疗师能清楚的界定家庭欲矫正的行为,并清楚的陈述治疗的目标。
(3)治疗师能提供具体的实施计划,并把背景理由纳入其中,使矛盾任务比较能让人理解。
(4)问题中的权威人物如家长等因为没有把情况处理好而被视为失职;治疗师发布指令;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治疗师观察反应继续鼓励日常问题行为。
假装技术这种技术的质问较少,是比较温和的方法,能够中断控制、反叛循环。这种技术以游戏、幽默和幻想的方式进行。因为,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人们常常会做他们在常规情境中不会做的事情。在使用这种技术时,治疗师引导家庭成员假装自己有某种症状行为。如果假装做出了症状,这些症状就是他们自愿而不是真实的。
考验治疗海利认为,如果一个人表现症状比实际情况更加困难,那么他将放弃症状,所以,在治疗中,常常指导患者做一些比表现症状更难的事情。如果症状出现了,治疗师就要求患者必须执行一项令人很不舒服的事,通过选择没有伤害性的任务,而且与患者的想法符合,但执行起来特别困难。在使用这个方法时,治疗师必须对问题或症状有清晰地界定与描述,而且患者必须自愿改变并积极配合,即使经受一定的痛苦也愿意按治疗师的指令去做。
重新定义对家庭有关行为的描述进行再解释,以积极的观点将症状行为重新定义成为维护家庭稳定所表现出来的爱,从而改变他们的认知,引发新的行为反应。还可以使治疗师了解家庭互动关系中其他层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