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人们对客观题的批评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和教师都一致认为:客观题测验过分关注较低水平的知识和技能,范围狭窄;测验只能考查学生的回答结果,不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学会知识技能的过程;客观题很难测量学生在现实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客观题的不足,不少专家提倡多用主观题,而且也主张把问题解决题纳入到课堂评定。问题解决题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目标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测验,另一种是直接测验。
含义近些年来,人们对客观题的批评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和教师都一致认为:客观题测验过分关注较低水平的知识和技能,范围狭窄;测验只能考查学生的回答结果,不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学会知识技能的过程;客观题很难测量学生在现实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客观题的不足,不少专家提倡多用主观题,而且也主张把问题解决题纳入到课堂评定1。
问题解决题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目标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形式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测验,另一种是直接测验2。
间接测验间接测验:是采用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或能力。学生在完成时,通常必须写出若干步骤或过程,以展现他的思路。评分时,按照步骤计分,如果缺少某些步骤就不能得分3。平时的理科考试多出这种类型的问题解决题。例如,为了考察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对有关概念进行名词解释,写出某些题型的优缺点以及编制时的注意事项。
在编制和评定间接测验形式的问题解决题时,教师可以参照论文题的注意事项。不过,还需要注意的是:
1.测验前应该向学生说明,要求尽量详细地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写出来。
2.题目可以用表格、图形呈现,但要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题意应该简单清晰,使学生明白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列出标准答案,包括必不可少的解题步骤和相应的分值。通常年级越低,所要求的步骤越详细。
4.过程的重要性超过答案。因为除了某些数学题外,大部分测验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一定是运算的准确性,所以教师要仔细评卷,把运算错误和方法错误区别开。
5.因为是分步给分,所以在教师计分时也最好是分步标注上所得分数,最后再相加得到该题的分值。这样,可以提示学生是在哪一步骤出现错误的,尤其对最后答案有误的学生更加重要。
直接测验问题解决题的另一种方式则是直接测验。例如,同样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情况,它的做法却是让学生编制一份测验小学两步应用题的测验。由于它考察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有时我们又把这种形式叫做操作评定(performanceassessment)。操作评定对于考察高级思维技能十分有效,但是往往费时费钱,而且主观性较大,并且效度也经常受到质疑。
康涅狄克州的教育部列出了一些数学的操作评定题(Wiggins,1994),例如:
(1)给一定的图表和数据,要求学生解释图表和数据。
(2)给一堆数据材料以及相应的判断和结论,要求学生解释这些结论是否合理。
(3)提供一份其他学生的作业,包含着最常见的各种错误,要求学生指出错误所在和原因。
(4)给出公式和数字,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公式和数字编写问题。
(5)写出趋势或样本数据,要求学生作出预测。
(6)创设与消费或商务有关的购买、销售或测量情境,要求学生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也可能给学生出下列的问题解决题:
(1)设想一个可以解决本市垃圾处理问题的方案。要求只写可行性措施,不超过500字。
(2)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
(3)自己制作一个简易门铃。
在编写操作评定题目时,要注意下列事项:
(1)题目的内容一般是教材中被常规测验所忽略或者难以考察的部分。
(2)要紧扣知识和教材,把课本所学的知识作为学生完成操作或任务的一项必要工具。不要盲目追求复杂、偏僻、脱离教材的求解思路。例如,地理教师为了考察学生的知识情况,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经费预算、文化风俗、地理交通和现实性等情况,制订出旅游计划。
(3)任务需要具体化,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情境。
(4)关键是设计出有意义的任务,而不是有用的、实用的或者好动手操作的任务。有意义的含义是指:任务能够激发学生钻研问题的兴趣和思维,当然任务可能会与实际生活有关,但也可能是理论上的争论。
(5)题目针对的是学生的操作,而不是操练。所以设计出的题目应该具有系统性、层次感,而不是把许多简单、孤立的任务堆砌在一起,因为通过简单的操练并不能测查出学生的计划、推理、决策等高级思维能力。
(6)需要向学生提供范例和评分标准。因为虽然任务是非结构化的,但是它的目标、标准、预期的结果应该是界定良好的,这样学生才有努力的方向。否则学生会产生疑问:“我做完了吗?”“我该做些什么?”“我这样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