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白环俞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白环俞穴,别名腰俞穴。出自《灵枢·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骶正中嵴(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子宫内膜炎、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等病证。直刺1—1.5寸。

名称释义1)白环俞。白,肺之色也,气也。环,古指环状且中间有孔的玉器,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臀部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2)腰俞穴。腰,肾之府也,此指穴内气血有寒冷之性。俞,输也。腰俞穴名意指穴内气血来自腰臀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本穴物质为来自腰臀部位的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其性寒湿,表现出肾气的润下特征,故名腰俞穴。

功能作用外散腰臀之热。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骶正中嵴(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4骶后孔。

解剖在臀大肌中,骶结节韧带下内缘;有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深层为阴部神经。

主治1. 遗尿,遗精。

2. 月经不调,带下。

3. 疝气。

4. 腰骶痛。

操作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子宫内膜炎、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等。

配伍配承扶、大肠俞主治二便不利;

配委中主治腰背痛。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翟煦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