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五输配穴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五输配穴法是根据五输穴的特性及五行属性选取穴位治疗疾病的取穴配穴方法。临床运用广泛。

解读《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临床可参照配用。

中医应用五输配穴法多用于脏腑疾患,但经络病症亦可采用。首先发病脏腑或发病部位之所属经络,辨别疾病性质之虚实,按“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采用本经或异经的五输穴,并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

运用本法,首先需了解脏腑经络与五行的关系,五行的子母关系以及五输穴的属性,并需熟记四肢肘膝以下的六十六穴。

1、脏腑经络与五行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属金;肾与膀胱相表里属水。肝与胆相表里属木;心与小肠相表里属火。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属火;脾与胃相表里属土。

2、五行的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例如:火之母是木,火之子是土;水之母是金,水之子是木。

3、五行相生关系: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4、五行相克关系: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5、五输穴与五行关系

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是经气上下出入之所,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以下的五个特定穴,简称五输穴。各脏腑经络有病,都可取用五输穴。

经络—————井木——荥火——俞土——原土——经金——合水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太渊——经渠——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大陵——间使——曲泽

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神门——灵道——少海

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太白——商丘——阴陵泉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太冲——中封——曲泉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太溪——复溜——阴谷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小海

足阳明胃经——历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三里

足少阳胆经——窍阴——侠溪——临泣——丘墟——阳辅——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

6、应用举例

例如:大肠经虚证,因大肠属金,金之母是土(土生金),所以取大肠经的土(合穴)曲池穴,这是本经取穴。如果用胃经的土(合穴)足三里穴也可,这是异经取穴。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戌 -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