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压力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压力影是指岩石发生压扁作用时,因其中所含的强硬矿物、结核、碎屑或化石碎片等与岩石基质能干性存在明显差异,致使在顺其伸展方向两侧形成低应力区间,由同构造分泌的结晶纤维充填而形成“阴影”。1

简介压力影是指岩石受构造压力作用后,其中硬度大的矿物或难被压溶的矿物周围的软矿物或易被压溶的矿物发生形变或位错,从而产生低压空荡区。该区被后期含矿溶液所填充,结晶生成新生矿物,新生矿物称“影子矿物”。新生矿物中的硬矿物或难被压溶的矿物称为“核心矿物”。2

阴影的结晶纤维成分多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等;强硬颗粒为压力影的“母晶”,以黄铁矿最为常见,也有由其他矿物或颗粒等组成的。压力影的对称性(如斜方对称或单斜对称)和形态,可以作为变形岩石的运动学标志和有限应变测量标志体。2

形成机制在一定强度压力作用下,岩石中软矿物或易压溶的矿物发生破碎或由固相变为液相,而硬矿物或难压溶的矿物则保持其晶形大小,并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从而在其周围出现低压空荡区,或在扭力作用下,硬矿物发生形变或位变,出现虚脱部位,其低压空荡区或虚脱部位为后期含矿溶液所填充,并 结晶形成新生矿物,从而形成压力影或扭力影。1

压力影分布在过渡性的构造岩中,分布在压、扭性断裂带的中间过渡带。由于压力影受岩石性质、应力性质、应力强度和含矿溶液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压力影出现的局限性较大,这也是压力影分布不太广泛的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对压力影这一构造现象的研究就更富有科研和实践意义。1

分类压力影根据影子矿物形态产状及影子矿物与核心矿物的组合压力影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 阴影状压力影:影子矿物分布在核心矿物的一端,状如太阳照射物体后出现的阴影。

(2) 刷状压力影:叶片、纤柱体的影子矿物,垂直于核心矿物的一端或两端生长,并排排列, 其形状如毛刷。

(3) 齿轮状压力影:叶片状影子矿物垂直,斜交椭圆形核心矿物边部生长,且长短不等,疏密不均,形成凸凹不平的齿轮状。

(4) 环带状压力影:微密不显晶形的影子矿物呈均匀而厚度不大的环带环绕圆形的核心矿物出现。

(5) 眼球状压力影:影子矿物围绕核心矿物生长,形成中间厚,两边小,或影子矿物仅在核心矿物两端生长,与其核心矿物一起构成眼球状。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郝庆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