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大银鱼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大银鱼,学名: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1901),大银鱼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一种, 一般规格为120mm 左右,最大个体可 达210mm 。 大银鱼为无胃型凶猛鱼类,幼鱼阶段食浮游动物的枝角类、桡足类及一些藻类。 体长80mm 以后逐渐向肉食性转移,110mm以上 主要以小鱼虾为食,具有同种残食现象。 大银鱼冬季产卵,产卵水温范围为 2~8℃。1现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沿岸、长江、淮河中下游河道、湖泊和水库中,在中国已形成一定规模产量,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大银鱼适应性强,一直以来是国内天然水域增殖、移植的重要种类。至今绝大多数省市均移植了大银鱼,并获得了成功。2

形态特征大银鱼亦称才气栈鱼、黄瓜鱼、面条鱼等,最大的个体全长可达 22omm 以上,是银鱼科中体形最大的种。鱼体较粗壮,体长略圆,形如玉替,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吻部扁平而尖,呈三角形,下领稍长于上领。上领骨末端超过眼前缘,前上领骨形状正常。前上领骨、上领骨、犁骨、愕骨、下领骨、舌具齿。胸鳍具发达的 肌肉基。性成熟时雄鱼臀鳍呈扇形,胸鳍大而尖。具缥,一室。肠管短而直。生活时身体透明,死后发 白。每个肌节上有一行黑色素点。4

生活习性食性大银鱼喜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栖于宽敞水面静水环境中。为小型肉食性凶猛鱼类,以小型野杂鱼类为食,也同类相残。在仔、幼鱼阶段以浮游的枝角类和挠足类为主要饵料,在繁殖期间也不停止摄食。 总之大银鱼的食性在一 生中的变化是很大的。4

繁殖大银鱼一般每年12月至翌年1月性成熟,产卵期在12月下旬至3月 中、下旬,它们通常在大型湖泊的湖湾,水库的库湾水面与宽敞水面的水体中产卵,而 以硬底稍 有浮泥者为好。成熟卵近 圆形,卵径0·9~ 1·06 mm,卵膜外有排列致密的卵膜丝。所 产的卵属沉性卵,卵膜丝可散开,略具粘性。4

分布范围世界分布分布在亚洲东部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及中国等,尤以中国种类最多。5

中国分布分布在海水淡水中都有,分布自山东至浙江沿海和江河中下游及附属湖泊中。5

生长繁殖大银鱼属于分批产卵类型,在同一批渔获物中可有发育不同期的个体。同一个体的卵巢中有处于不同时相的卵细胞。

大银鱼在江河、湖泊宽阔的水面中产卵,生殖季节为1~3月,产卵水温范围为 2-8℃,产卵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繁殖个体雄鱼体长为90~175mm,雌鱼为90~210mm,生殖个体差异较大,大银鱼雄鱼副性征随着性腺的发育逐渐明显,一般从11月份开始,臀鳍两侧上方出现前大后小的两列生殖鳞,有粘性,具吸附作用。臀鳍肥大成扇形,心脏前端出现一红色圆点,颈部及胸腹部开始变成玫瑰红颜色,雌鱼没有副性征。

雌鱼有卵巢两个,不成对排列在体腔中,前卵巢位于消化道左侧,后卵巢位于消化道右侧,中间由鳔隔开。雄鱼只有一个精巢,很小位于消化道右侧,靠近泄殖孔附近。

雌鱼性腺初期发育很迟缓, 4月至5月属Ⅰ期,6月至10月为Ⅱ期,11月初发育至Ⅲ期,这时卵巢发育开始加快,12月中旬卵巢发育至Ⅳ期,遇有低温刺激很快进入Ⅴ期形成产卵。大银鱼为群体产卵,一年至少产两次卵,第一次产卵后经半个月左右卵巢即由Ⅳ-Ⅲ期发育至Ⅳ期末,且很快进入Ⅴ,进行第二次产卵,产卵后的大银鱼不久便死掉,所以大银鱼属一年生鱼类。

大银鱼怀卵量较大,与亲鱼的大小,体重呈正相关,绝对怀卵量为 3000~35000粒,相对怀卵量为750~950粒/克·体重,在繁殖季节雌鱼性腺约占自身体重的32%左右。这主要是在自然环境中大银鱼卵子的受精率,孵化较低的原故。

发育成熟的卵子晶莹饱满,自卵巢排出后游离体腔,卵径 1mm左右,自然条件下,在繁殖期雄鱼追逐雌鱼,进行体外授精,镜下观察大银鱼卵表面有受精孔和由卵丝组成的放射状纹饰结构,当卵受精吸水后,卵膜膨胀,絮状的卵丝胀开,外端游离成束状附在湖底或其它沉水植物上,以利卵子孵化。

养殖技术大银鱼的移植中国内陆水域面积广大,湖泊水库众多,约为 950万公顷,且大多水质优良,饵料资源十分丰富,适于银鱼的发展,自1979年云南滇池移植太湖新银鱼成功后,迅速在全国推广,形成移植热潮。6

移植水域的要求

非生物因子:适宜水温 15~17℃,生命周期积温3982~6430℃,产卵水温为0.5~9.6℃。透明度为20~350cm,面积从600~6000公顷为宜,水深2~15m,底质以硬底,泥沙,沙砾为好,溶氧5mg/l以上,pH值6.5~9.2,碱度1.2~14mg/l,硬度2.3~7.8mg/l,硝酸盐0.056~1.92mg/l,磷酸盐0.033~0.15mg/l,硅酸盐1.22~4.9mg/l。

生物因子:鱼类区系组成简单,且有空闲小生境,尤其是中上层水体不能太饱和,一般鱼类单产水平为 12~250kg/ha为宜,鱼类种数以12~36种为好,同时还要注意有时种群,如果是以浮游动物和小型鱼虾为主要食物的中上层鱼类,则可能对银鱼种群的发展构成限制。6

敌害压力

银鱼体小娇嫩,游泳能力相对较弱,马口鱼属,鳡鱼属及红鲌属等中上层凶猛鱼类,对其残食程度较大,一定要强度捕捞控制其数量。

由于大银鱼前期以浮游动物为食,因此水体中应有较高的生物量,一般浮游植物在 162mg/l,浮游动物在1.2mg/l以上,小杂鱼虾是大银鱼的后期饵料,因此应保护其资源,留有适宜的比例。

总之,要求移植水域水位相对稳定,水质清新无污染,理化性质适中,生态系中特别是中上层水体有空闲生境,浮游动物资源比较丰富,中上层凶猛鱼类较少,有适宜的繁殖场所。6

日常管理(1)合理调控水质 大银鱼对溶氧量要求比普通鱼类高,混养时总是首先浮头。水温20℃时,就出现浮头现象。在养殖期间要勤巡塘,注意水质、水温的变化,每日测定池塘水温、溶解氧、透明度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在高温季节每10天注换水一次,同时将水深增加到2m以上,发现缺氧征兆,及时开启增氧机。

(2)饵料管理 除一次引入小型鱼虾,让其自然产卵孵化外,自7月中旬,当大银鱼体长达到8cm以后,要不定期捕捞鲜活的小型鱼虾投入池塘中,以增加饵料量。期间共投入小型鱼虾300kg。

移植分类受精卵的移植

**运输:**大银鱼受精卵适应能力较强,实验表明,无论是充氧密封运输,还是不充氧敞口运输以及其它运输方式都可以,一般采用塑料袋充氧密封装运,每袋装卵50万粒;或用塑料瓶装运,每瓶装卵10万粒(可口可乐瓶),根据运输时间考虑装卵密度,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温差及尽量缩短时间,提高成活率。6

**投放:**耳石出现期的受精卵和处于内外混合营养期的仔鱼,在水温骤降6-8.5℃情况下,均可正常孵化和成活,所以上述两个阶段均可投放,因银鱼胚胎发育全过程是在水底进行的,所以投放点应选择避风,向阳岸边1-2米深的地方,要求投放点水底以泥沙或沙砾底为好,且轮虫等小型饵料生物比较丰富的库湾最好,要多选择投放点,以免投放不当造成失败,投放时先将卵袋浸入水中,同化温度,待温差小于2℃后,将受精卵缓慢而均匀的倒入水中。

使用网箱孵化,网箱规格一般为 1×1×0.3m为宜,便于操作管理,用细纱布或80目尼龙筛绢布制作,上盖用稀网布至多,待银鱼苗孵化后自动游出,放卵密度一般为50万粒/m ㎡,沉入水下2m处,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检查鱼卵发育情况和洗刷网箱,避免缺氧。6

成体移植

大银鱼由于体表无鳞,个小娇嫩,气温在 20℃时出水很快死掉,为了摸索大银鱼活体移植技术,经养殖公司技术人员努力实践,终于找到一种理想的捕捞及运输方法,即低温围网捕捞及运输,效果很理想,很多水库都是采用此项技术获得移植成功的,且仅两年即形成捕捞产量。6

大银鱼的增值大银鱼移植效果分为三级评价。

1、个体成活:移放的受精卵或仔鱼成活于新水体中。

2、生物学效果:移放的个体开始繁殖且后代已成活。

3、渔业效果:移放对象形成高数量,较稳定的种群,归化并进入渔获物。

大银鱼移植后一旦产生生物学效果,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资源,扩大种群,使之尽快进入渔业效果阶段,获取渔获物。

当前全国很多水域移植银鱼后处于生物学效果阶段,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很难形成捕捞群体产生效益。

水域的理化条件,敌害压力的大小,饵料生物的多寡是制约银鱼形成种群的主要因子,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增殖,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保护水库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水质管理维持水体中较高的营养盐类含量,提高水体的基础生产力水平,使水体保持丰富的基础饵料生物。

2、调查养殖鱼类品种结构,适当减少鲢鳙鱼的投放量,减轻饵料竞争压力。

3、采取有效措施,强捕凶猛鱼类和小杂鱼,特别是红鳍鲌、餐条、野鲫鱼等必须下大力量捕捞,使之降到最低点。

4、控制大银鱼的开捕期及捕捞强度,合理捕捞,提高产量。

5、控制大银鱼的捕捞量,留足亲鱼,维持大银鱼的绝对种群数量。

6、在进、排水口建立拦鱼设施,防止外逃,保护资源。6

受精卵加工(一)亲鱼捕捞:大银鱼属低温产卵鱼类,产卵高峰期只有 7-10天,因此加工鱼卵必须在高峰期捕捞亲鱼,这样才能保证鱼卵的受精率。

捕捞亲鱼一般采用刺网、围网及拖网,刺网捕捞鱼质好,但操作困难,围网捕捞没把握,且亲鱼利用率低,拖网适于冬季不结冰的水库,各种网具都可使用,以刺网较理想。

(二)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干法授精,雌雄比为 1:2-3,用塑料袋和玻璃皿做盛卵工具都可以,用塑料袋加工一般是先挤卵,然后挤精液,连同雄鱼一起入袋,加水搅拌。用玻璃培养皿一般是先将雄鱼精巢摘下,捣烂,再将鱼卵挤在精液上,搅拌后加7‰生理盐水、授精。

(三)鱼卵存放:用瓷盘效果较好, 50万粒/㎡ ,每天换水一次,换水水温不得有温差,且溶氧要求达5.0mg/l以上,最好用深井水曝气后使用。

每天换水时,必须将死卵洗掉,防止水质败坏,诱发水霉。为防止水霉要定期用 5%生理盐水或孔雀石绿浸洗鱼卵。

银鱼是中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被视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水产科研部门在研究大水面养殖大银鱼成功的基础上,又探索出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6

池塘养殖技术主要价值营养价值银鱼又名面条鱼、面鱼等。银鱼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等成分。银鱼可食率为100%,为营养学家所确认的长寿食品之一,被誉为“鱼参”。

食疗与保健银鱼具有补虚、止咳、消积、健胃、益肺、利水之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小儿疳积、营养不良、腹胀水肿等症。干制银鱼含钙量为群鱼之冠。

经济价值大银鱼是肉食性鱼类,也是银鱼中个体最大者,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受欢迎。

大银鱼英文名为Silver fish。出口输往国别:日本。出口口岸:山东、辽宁、江苏、浙江。

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银鱼是我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被誉为席上珍品。随着大水面移植大银鱼的成功,池塘养殖也在我国一些地区悄然兴起,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现将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7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 7.5 亩,池深 2.5 米,池底为泥沙底。避风向阳,要求水质清晰、无污染。每个池有单独的进排水管道,进排水口用 40 目筛绢网过滤,池周有适量的水草。7

投卵前的准备将池水抽至50 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 100 千克彻底清塘消毒,1周后引入其它鱼池的肥水。引水前先在其它鱼池里拉网,翻动表层底泥!,以引入大量轮虫休眠卵,进水至2 米深后,每亩施充分发酵的鸡粪 50千克、马粪 50 千克、猪粪 50 千克。7

发眼卵的投放进行人工受精获取受精卵,在室内孵化!孵化水温 4~6!!20 天后进入发眼期,将发眼卵投入池塘,投放密度为 4 万粒 /亩。7

饵料的培养与引入1、适时施肥。大银鱼幼鱼出膜后 10 日龄开食!饵料是轮虫, 以后逐渐选择较大易得的浮游动物为食,顺序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 为保证鱼苗期间有充足的饵料,自4月份至7月底,每月每亩池塘施腐熟发酵肥 千克,适当施用石灰水。5月份后每天每亩泼洒豆浆 250~500 克。

2、引入小型鱼虾。当大银鱼生长到 8 厘米时,食性开始转化为以小型鱼虾为主, 此时应及时引入小型鱼虾。5 月初每亩引进麦穗’餐条’ 棒花等小型鱼类20千克,7月份每亩引进抱卵青虾5千克,让其在池塘中自然产卵孵化! 为大银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3、搭配其它鱼类每亩投放鲢鱼夏花 2000 尾。7

日常管理1、合理调控水质&勤巡塘。注意水质、水温的变化。每日测定池塘水温、溶氧量、透明度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在高温季节每10天注换水1次,同时将水深增加到2米以上,发现缺氧时!及时开启增氧机。

2、饵料管理。除一次引入小型鱼虾,让其自然产卵孵化外。自 7月中旬,当大银鱼体长达到8厘米以后,要不定期捕捞鲜活的小型鱼虾投入池塘中,以增加饵料量。7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启军 - 副研究员 -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