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空域的概念
空域是航空器运行的环境,也是宝贵的国家资源。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系统使用空域分为融合空域和隔离空域。融合空域是指有其他载人航空器同时运行的空域。隔离空域是指专门分配给遥控驾驶航空器运行的空域,通过限制其他载人航空器的进入以规避碰撞风险。
民用无人机的空域管理发展近年来,我国无人机行业发展迅猛,在应急救援、环境检测、电力巡线、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大小、种类、功能性能差异较大,对不同情况的运行保障也千差万别,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空管运行标准,无人机闯入民航飞行空域的事件报告也时有发生。
2009年出台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指出,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申请划设和使用空域,接受飞行活动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务,保证飞行安全。为了避免对运输航空飞行安全的影响,未经地区管理局批准,禁止在民用运输机场飞行空域内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申请划设民航无人机临时飞行空域时,应当避免与其它载人民用航空器在同一空域内飞行。
而根据2016年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的第四条: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仅允许在隔离空域内飞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隔离空域内飞行,由组织单位和个人负责实施,并对其安全负责。多个主体同时在同一空域范围内开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的,应当明确一个活动组织者,并对隔离空域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安全负责。2
考虑到当前无人驾驶航空器与有人驾驶航空器在同一空域内飞行的条件尚不成熟,现阶段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仅允许在为其单独划设的隔离空域内飞行。目前,隔离空域的划设标准不仅针对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也考虑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及有人驾驶航空器。如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有特殊需要,经空管单位会同运营人评估可行的,可以适当缩减隔离空域边界与其他航空器使用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
建立隔离空域的原因由于民用无人机在低空空域飞行感知与避让防撞系统尚未建立,为了防撞这些无人机在空域内与其他飞行器相撞,故划分隔离空域限制无人机只能在此空域内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