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I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方式。中国称为定题信息服务。SDI 为英文 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精选信息传递)一语之缩写。是信息系统针对信息用户特定的研究课题,将有关该课题的文献资料定期向从事该课题的信息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方式。
简介资讯选粹服务(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又译专题选粹服务,简称SDI)是图书馆一种针对读者个别兴趣,选择最新资讯的新知报导服务。图书馆会以主动积极的方式,定期提供资讯服务,节省使用者检索资料的时间,加强馆藏资源的利用。
广义的SDI定义为采取人工或自动的方式,针对个别使用者提供现况通知服务,积极选择相关研究兴趣的新资讯,主动定期传递给读者,特色在于筛选以及发送最新的资讯。
SDI在图书馆参考服务中,属于间接服务的一种。所谓间接服务,是帮助读者利用或取得所需资讯的工作,如工具书编辑、馆藏合作、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专题选粹服务等。1
源起早在1920年纽约公共图书馆就有人工形式的资料选粹服务,以读者填写兴趣卡的方式建立个人档案,依此寄发相关资料,1958年由任职IBM的科学家Luhn首先提出利用电脑自动进行专题选粹服务的构想,并于1961年实施,早期主要应用在商业公司和研究机构,弥补人工筛选资料之不足。2
流程与作业方式此服务内容以个人化需求为导向,站在服务读者的立场上,针对读者个别兴趣,对读者的需求作评估及调查,收集特定主题,选择最新资讯的新知报导。经过整理及分类后,建立一资讯分享平台(例如数据库),读者可透过资讯检索的方式,搜集并得到特定主题的讯息。透过此服务,可以节省读者搜寻的时间,并提高资讯检索的查全率,同时亦加强馆藏资源的流通与使用,其作业流程如下:
了解使用者兴趣、需求与背景:目前电子化系统大多由使用者勾选项目订阅关键字,但也可进一步针对服务对象采用问卷法、面谈法做调查,甚至阅读服务对象最近出版的文章、参观实验室等。
资料搜集:建立资讯资源以供和使用者需求做比对,例如图书馆藏、文献、书目资料、期刊、数据库等。
资料的筛选对照:将读者的兴趣档与关键字和所搜集资料做比对,选出相符部分的资料,提供书目、目次表或全文。
资料寄发:由读者设定接收资讯间隔发送资料,现在多以电子邮件发送,RSS也是可供利用的技术。
读者资料的维护与更新
在线上数据库普及的网络时代,专题选粹服务也呈现多样的风貌,如CCS、Alert等,读者只要自行上网勾选特定项目完成设定,即能定期收到系统寄发的各种新知议题。而其运用的方式,亦逐日增加。2
特色明确的挑选
简便的通知
馆藏资料的加值服务
期刊目次所延伸的加值服务
提高馆藏资料的使用率
使一种持续不断的服务
一种持续不断的服务
读者易于掌握研究新趋势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嘉骞 - 博士 -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