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科技奇迹的时代,基因编辑作为一项前沿而引人注目的技术,不仅开启了医学领域的新篇章,也给人类未来带来了无限想象。就像上帝在古书中用剪刀修剪树枝一样,如今我们似乎拥有了上帝之手,可以精准地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更加深入地解读生命的奥秘,甚至“逆天改命”,在基因组层面治疗遗传性疾病。那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是否已经开启了人类基因组的定制化时代?该领域又有哪些新的工具迭代与前沿探索?
本期科学Talk荣幸地邀请到复旦大学王永明教授以及斯坦福大学丛乐教授进行分享。
详情敬请锁定“科学Talk”视频号,11月25日19:30不见不散~
王永明博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1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2004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2005-2010年在德国马克思戴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MDC)从事睡美人转座子研究,并取得了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学位。2010-2013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用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多能干细胞技术研究心肌病。2013年回到复旦大学从事新型CRISPR工具开发和心肌病基因治疗研究,取得多项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PloS Biology、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eLife、Science Advances等杂志上。
内容摘要
1.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进展。
2.本课题组开发的新型CRISPR-Cas9工具。
3.CRISPR-Cas9用于心肌病的基因治疗。
丛乐博士在斯坦福医学院任助理教授,中学就读人大附中,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生物系,曾师从饶子和院士进行冠状病毒研究,哈佛大学博士期间师从张锋和 George Church 教授。在张锋实验室实现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麻省理工 Aviv Regev 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后研究。丛乐博士是超过 40 项基因编辑授权专利的发明人,协助推进了FDA批准临床试验的体内 CRISPR基因治疗项目,他在斯坦福的课题组将AI与基因技术结合,通过基因编辑及单细胞分析研究癌症和神经系统中免疫调控的机理,并作为科学创始人/顾问参与了基因编辑、合成计算生物学领域的初创公司,累计融资逾 1 亿美元。
内容摘要
1.开发SSAP微生物重组酶进行大片段基因编辑。
2.使用Cas12单细胞标记追踪细胞演化和探究肿瘤抗药机制。
3.将机器学习集成到基因编辑设计中,推进免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